-
法律
1.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可以随时起诉吗
2024-01-29 12:22:41 阅读数:944对于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出借人可随时要求借款人清偿,但要给予 ...,其实有一个办法可以轻而易举解决这个问题,即“新桃”换“旧符”,如果在催促还款时借款人暂时无力清偿借款,可以在诉讼时效将要届满前要求借款人重新出具借条,以新借条换取旧借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时效届满问题,同理,借条上对出借人的名字也应当准确,本人代理的一个借贷案件,由于借条上出借人的名字为同音字,法院立案庭不予立案,最后只好到派出所户籍室,要求出具证明为同一个人,但派出所不清楚情况,不同意出具证明,要求到居委会开证明再到派出所盖章,绕了许多圈子,才把案子立上。
-
法律
2.欠1000块钱值得起诉么,欠1000块钱值得起诉么没有借条
2023-11-15 12:20:09 阅读数:543法律主观:欠一千块钱不还可以起诉,当事人起诉需要准备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且原告要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根据相关的规定,不管欠款金额多少,只要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并且符合规定的起诉,法院必须受理,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根据相关的规定,不管欠款金额多少,只要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并且符合规定的起诉,法院必须受理,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
法律
3.婚前借给老公的钱,离婚可以要回吗(婚前借给老公的钱,离婚 ...
2024-02-02 10:50:16 阅读数:594【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八十二条夫妻之间订立借款协议,以夫妻共同财产出借给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者用于其他个人事务的,应视为双方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离婚时可以按照借款协议的约定处理,综上所述,如果借款一方不是将借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而是用于了其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者其他个人事务,则视为双方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离婚时可按照借款协议的约定处理。
-
法律
4.裁定驳回起诉的法律规定(裁定驳回起诉的法律规定没有明确 ...
2024-02-01 12:57:23 阅读数:4264.起诉被告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证据不足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针对原行政行为的诉讼请求,2.起诉被告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针对原行政行为的诉讼请求,行政诉讼驳回起诉的法律规定行政诉讼驳回起诉的法律规定是什么行政诉讼驳回起诉的法律规定包括以下内容:1.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针对行政不作为的诉讼请求,根据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案件裁定驳回起诉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 原告提起诉讼的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
-
法律
5.现金借款怎么起诉要账(借条三年以上起诉有用吗)
2024-01-31 11:25:32 阅读数:44借钱不还起诉流程及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一、确定管辖法院民间借贷纠纷应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起诉,实践中,民间借贷纠纷基本都是出借人(原告)到法院起诉借款人(被告),要求其归还借款,这种情况下,出借人(原告)是诉讼请求中的接收货币一方,意味着原告住所地即合同履行地(如果没有预先约定合同履行地),三、立案登记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和材料后,会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当即受理,并办理相关立案手续。
-
法律
6.只有欠条起诉能胜诉吗(只有欠条没有转账记录起诉能赢吗)
2024-01-31 09:16:27 阅读数:4533. 被告的答辩: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会提出答辩意见,如果被告能提供证据证明借款事实不存在或借款已归还,原告可能无法胜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综合考虑以下几点:1. 借条的真实性:借条是证明借款关系的重要证据,如果借条真实有效,法院会倾向于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法律主观:根据《 民事诉讼法 》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义务,如果当事人有欠条并有对方关于欠款的录音证据,并且证据有效的话,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胜诉,当然,具体的情况还需要结合欠条、证据的具体内容,对方的举证、质证情况才可以分析。
-
法律
7.劳务纠纷没有合同怎么起诉(给私人包工头干活不给钱怎么办)
2024-01-29 10:16:34 阅读数:402没签劳务合同的劳务纠纷怎么解决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可以双方先自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话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这个结果不服甚至还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5. 诉讼如果协商、调解和仲裁都无法解决纠纷,双方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没有劳务合同的纠纷怎么解决没有劳务合同的纠纷可以通过收集证据、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没签合同的劳务纠纷怎么解决法律分析:没有签订劳务合同时,出现劳务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 ...。
-
法律
8.借钱写借条有法律效力吗(单凭一张手写欠条起诉有用吗)
2024-01-29 09:52:32 阅读数:348手写的借条只要意思表达真实、准确,不违反法律的规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手写借条应包含以下内容: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全名,只要把欠款的原因、款数写清楚,欠款人签字,那么手写的欠条就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把欠款的原因、款数写清楚,欠款人签字,那么手写的欠条就具有法律效力,1,(借与被借,谁是 债权人 .谁是 债务人 要写清楚) 2, 借条 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 (不存在胁迫,诈骗等现象) 3,当事人有 民事责任能力 .是完全 ...。
-
法律
9.借条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借条三年以上起诉有用吗)
2024-01-29 09:46:32 阅读数:264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债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借条的诉讼时效为3年,从借条标注的还款期限之日起算,超过3年未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不再保护,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出借人可随时向借款人要求还款,诉讼时效从出借人主张权利的次日起计算,如果债权人有向法院起诉债务人偿还,可有向债务人要求偿还债务,并给定期限的,此债权的诉讼时效从给定期限届满起计算3年。
-
法律
10.没有合同能起诉对方吗(没有合同没有欠条能起诉吗)
2024-01-20 14:17:04 阅读数:15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规定,“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同,当事人一方以结算单、收货单等主张价款,对方对单据上标的物签收人的身份持有异议的,法院应当结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和相关证据,对是否存在合同关系及合同履行事实作出判断,《 合同法 》司法解释三 第一条规定: 1、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同,一方以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等主张存在 买卖合同 关系的, 2、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当事人之间交易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其他相关证据,对买卖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认定。
-
法律
11.借款纠纷诉讼时效多久(借条三年以上起诉有用吗)
2024-01-16 13:04:43 阅读数:303金融借款合同作为一种常见的合同,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二、借条没有还款时间如何计算诉讼时效第一,没有履行期限的债务关系,按照《民法通则》第八十八条第二项第二款的规定,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一、民法典对借条诉讼时效有什么规定1、要看借条写内容,如果没有写明还款时间,诉讼时效是从出借人要求还款之日起算3年。
-
债权
12.在没有被起诉前把财产转移,这个法律认可吗
2024-01-10 12:51:03 阅读数:446 -
债权
13.借条遗失了之后要怎么办(借条遗失了能起诉吗)
2024-01-10 08:49:56 阅读数:499 -
民事
14.私人借钱几年不还可以起诉(私人借钱几年不还可以起诉没有 ...
2024-01-09 16:22:12 阅读数:591借钱不还几年内可以起诉1、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5、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民间借贷,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或者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 ...,2、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2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也就是3年内必须起诉,否则无法通过司法程序进行处理。
-
债权
15.借条写错名字能起诉吗(借条写错名字有效吗)
2024-01-08 09:41:56 阅读数:1243、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借贷关系存在借条写错名字还是有效的,但是最好还是重新订立新的借条,不然后期发生纠纷还得自己去举证证明自己跟对方的借款关系,并且还要证明该名字是同一个人,当借条中一方当事人的名字与其身份证上的姓名不一致时,债权人就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这两个姓名为同一人,2、起诉到法院,债权人要提供证据证明两个姓名是同一个人债权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