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内出轨的法律条款(关于婚内出轨的法律)
关于婚内出轨的法律条款
法律主观:
一、出轨,一般是指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夫或妻一方与婚外异性发生性关系。 二、出轨行为严格说还不属于《 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的四种可请求赔偿的过错行为。 三、虽然出轨没有列入《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的可请求赔偿的过错范围,但出轨有外遇是违法行为或不忠行为,违法与不忠即属于过错。 一般的因为出轨的一方在婚姻关系里面不忠诚,所以也就是说它在婚姻状态下出现过错,这时候在 离婚 的时候财产的分配方面是可以少分或者是不分的情况都是有可能的。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方婚内出轨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对于出轨的情形有通奸、同居、重婚这三种情形;
一、夫妻一方出轨的,法律上通常认定双方感情破裂。若此时起诉离婚,即使被告不同意离婚,在原告坚持离婚的情况下,法院通常也会判决离婚;
二、一方出轨的行为违反了夫妻之间的忠诚义务,所以,无过错方有权请求过错方赔偿损失;
三、若出轨方与他人重婚,还可能触犯刑法规定。
婚内出轨需要的证据具体如下:
1、电子邮件、聊天记录;
2、保证书或悔过书;
3、照片、视频(取得必须合法);
4、证人证言等。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婚内出轨的处罚标准如下:
1、婚内出轨,无过错方可以要求对方给予赔偿;
2、对方婚内出轨,并且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对方方的出轨行为,那对方就属于过错方,此时财产的分配可以偏向于另一方,并要求出轨方给予自己精神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二十九条规定,承担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为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对于当事人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夫妻之间有忠实义务,违反该义务的,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第四,对于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的,即重婚。出轨方存在重婚的,受到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民法典对婚内出轨怎么规定的
法律主观:
我国法律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如果夫妻一方婚内出轨并与他人同居,当事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过错方赔偿自己离婚损害赔偿。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出轨者和第三者的三类法律责任
每日一个法律小知识
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一、出轨者和第三者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九条 拒不承担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包养情人的。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出轨者和第三者的法律责任
党纪行政处分、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夫妻一方和婚外异性存在不正当关系,出轨方和第三者承担的法律责任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党纪行政处分。这仅适用于特定身份的人,例如出轨方或第三者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体制内单位上班,公众对其寄予了较高的道德期望,婚内出轨的行为将受到公众的严厉谴责,甚至会受到单位的行政处分。
(二)民事责任。若出轨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向第三者大额转账或购买过大额财物,这就会涉及侵犯合法配偶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合法权益,对此配偶有权要求第三者返还该大额财物。
(三)刑事责任。构成重婚罪的,将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处罚。对此配偶既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出轨方及第三者承担重婚罪的法律后果。
婚内出轨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法律主观:
婚内出轨,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出轨,一般是指:夫妻在 婚姻存续期间 ,夫或妻一方与婚外异性 发生性关系 。有外遇是违法的,但根据具体情况,违法的法律后果不尽相同。 事实上,婚内出轨并不仅仅会引发社会道德谴责,严重者可能构成犯罪,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1、刑法 第二百五十八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刑法 第二百五十九条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拘役。 以上两种刑事犯罪是针对严重的“出轨”行为,如果是偶尔与婚外异性发生不正当的性关系,仍然只能依靠道德舆论谴责来给出轨者施以压力,还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客观: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八十九条 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以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该项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婚姻法对出轨的法律规定,婚内出轨是否涉及犯罪
婚姻法对出轨的法律规定,婚内出轨是否涉及犯罪
一、婚姻法对出轨的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离婚损害赔偿】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夫妻不忠行为,通常说就是“婚外情”,我国法律上主要规定了三种夫妻不忠行为,即:通奸、同居、重婚。
1、通奸:指偶尔与婚外异性发生性关系的行为。
关于通奸的法律后果:我国现行民法典列举的需要承担过错赔偿责任的过错行为中,并未将通奸列入,也就是无过错方针对通奸行为一方提起的损害赔偿主张,严格说是缺乏法律依据的。实践中法院一般会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作考虑,适当照顾无过错的一方,即让与他人通奸一方适当少分财产。
2、同居:最高法司法解释将此定义为“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同居的法律后果:这是民法典明确规定的过错行为,行为人为过错方,另一方可以要求损害赔偿,理论上说,除了少分或者不分财产外,还存在以其个人财产作出赔偿的可能性。
3、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生活,且周围的人也认为其为夫妻,则构成重婚罪;此外,明知他人有配偶还为上述行为的,同样构成重婚罪。
重婚罪的法律后果:构成重婚罪,除需要依据刑法的规定承担刑事责任外,在民事上,婚姻中的无过错方在离婚时仍可主张损害赔偿。
二、婚内出轨是否涉及犯罪
出轨,一般是指: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夫或妻一方与婚外异性发生性关系。有外遇是违法的,但根据具体情况,违法的法律后果不尽相同。
事实上,婚内出轨并不仅仅会引发社会道德谴责,严重者可能构成犯罪,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1、《刑法》
第二百五十八条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刑法
第二百五十九条 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以上两种刑事犯罪是针对严重的“出轨”行为,如果是偶尔与婚外异性发生不正当的性关系,仍然只能依靠道德舆论谴责来给出轨者施以压力,还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
婚内出轨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婚内出轨违反《民法典》中明确规定的夫妻忠诚义务,如果构成重婚罪的,可以依法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具体分析如下:
1、婚内出轨的行为违反了夫妻之间忠诚的义务;
2、如果婚内出轨的一方与第三者结婚,那么会构成重婚罪,可以依法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具体行为包括:
(1)“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是指已经结婚的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结婚;
(2)“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指没有配偶的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在第二种情况下当事人必须是“明知”,否则不构成此罪;
(3)有配偶以夫妻的名义与他人共同居住。
一方出轨,离婚财产的分割应遵循的规定:
1、双方协商决定。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商处理,也就是说,离婚时夫妻对财产的分割,双方应在协商一致的原则下进行,不能由一方决定。
2、男女平等。
男女平等的原则,不能歧视妇女,不能认为妇女挣得少,就应少分,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尊重妇女的权利,保护妇女权利。
3、照顾子女和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
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以照顾子女和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的原则判决。
4、给予补偿的原则。
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的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是指依法分割夫妻财产时,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可向另一方要求补偿,补偿是从分割后的财产中支付,分割的财产不足支付的,从其个人财产中补足。
5、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1)重婚的;
(2)与他人同居的;
(3)实施家庭暴力的;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起诉离婚提供的证据:
1、结婚的证明材料(结婚证或婚姻登记机关证明);
2、婚姻基础状况的证明材料。
3、婚后夫妻感情变化、引起离婚原因的证明材料。如因第三者插足引起离婚的,提供第三者介入的具体事实、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证明材料;如有生理缺陷、精神病的,提供诊断书、鉴定书;
4、夫妻关系现状的证明材料。如分居的,提供分居时间、原因等材料;
5、曾经起诉离婚的,提供法院判决书、裁定书等材料;
6、子女状况。提供子女出生证、户口证明,夫妻双方抚养条件、子女愿意跟随哪一方生活的表示证明;
7、财产清单。包括财产的品种、数量、现状,取得时间和方式;
8、双方经济状况。双方收入、存款、债权债务等证明。如单位证明、工资卡,存款人、账号、金额,债权、债务数量,债务债权人姓名、住址等;
9、住房的证据材料。产权证书、租赁合同、证明或产权单位对租赁关系的意见;
10、需要对方给予经济帮助的,提供疾病或无劳动能力、经济来源状况的证明;
11、要求对方给予精神损害赔偿的,提供对方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