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
1.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范文)
2024-02-05 12:36:09 阅读数:270《行政诉讼法》第61条第1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137-144条规定,确立了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一条 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
法律
2.民事诉讼起诉期限(民事诉讼起诉期限和诉讼时效)
2024-02-05 11:18:06 阅读数:289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
法律
3.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2024-02-05 11:15:05 阅读数:261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最长不超过法律主观:民事纠纷时效最长不超过3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法律客观:《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6868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民事纠纷诉讼时效多长时间法律主观:一、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
法律
4.民事案件恶意诉讼的认定(民事案件恶意诉讼的认定标准)
2024-02-05 11:12:06 阅读数:203民事诉讼法关于恶意诉讼的规定法律主观:《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恶意诉讼的立案标准:(1)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采取财产保全或者行为保全措施的。
-
法律
5.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下哪个事情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 ...
2024-02-05 10:54:03 阅读数:122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下列哪一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答案】:C考点: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讲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1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规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除外:(1)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民事诉讼法》第l49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
-
法律
6.债务纠纷起诉需要什么材料(单凭转账记录可以起诉吗)
2024-02-05 09:39:00 阅读数:442债务纠纷怎样起诉法律主观:带上 起诉状 , 证据 材料,双方当事人 身份证 复印件或者工商登记主体信息去被告住所地法院 立案 起诉,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第一百条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
-
法律
7.关于附带民事诉讼,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关于附带民事诉 ...
2024-02-02 09:23:13 阅读数:310C选项错误,《刑事诉讼法解释》第164条规定,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中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B选项正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148条规定,侦查、审查起诉期问,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提出赔偿要求,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双方已经达成协议并全部履行,被害人或者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又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除外。
-
法律
8.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24-02-02 09:17:13 阅读数:902虽然《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民法主要调整公民(自然人)与法人这两类民事主体关系,但民事法律关系主体除自然人和法人外,尚有其他组织(《合同法》第2条赋予其他组织订立合同的合同主体资格)和国家(《物权法》承认国家可以成为所有权人,在发行国债的场合下,国家是以借款人的身份出现的),因此B项错误,同理,基于法律行为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实行意思自治,由当事人约定而非法律规定,故D项错误,但基于其他法律事实如事实行为、事件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并非由当事人自主设立而是由法律直接规定,如侵权法律关系、添附法律关系等,故A项错误。
-
法律
9.撤诉后多久可以再起诉(民事撤诉后多久可以再起诉)
2024-02-01 11:36:20 阅读数:555(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查,申请符合条件的,裁定准许撒诉,案件审理终结,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当你起诉后发现法院没有管辖权,有些没有经验的法官会劝你撤诉,然后去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当事人不知法律特殊要求,尤其是最高法的司法解释,茫茫然撤了诉,再去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时,又被告知半年后才能起诉时,当事人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
法律
10.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当事人处分原则在民事诉 ...
2024-02-01 11:12:20 阅读数:242民事诉讼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在诉讼中是如何体现的法律分析:辩论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辩论原则给予当事人充分阐述理据,以此让法院参考、采纳自己的主张,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法律主观:民事 诉讼 中的处分原则,是指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由支配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过程中,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阻碍司法和虚假诉讼等不当行为,法院应当给予相应的制裁措施。
-
法律
11.出狱后民事赔偿有效期(出狱后民事赔偿有效期限多久)
2024-02-01 10:39:18 阅读数:133出狱后几年民事赔偿不予受理民事赔偿跟罪犯出狱时间根本就没有关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身体受到伤害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是一年,时效是从身体受到伤害以后开始计算的,而不是从罪犯出狱之后才开始计算的,超过一年就丧失了胜诉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
法律
12.不当得利怎么起诉(不当得利怎么起诉,民事诉讼还是执行起诉 ...
2024-02-01 09:21:15 阅读数:2单凭转账记录起诉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转账记录可以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对于出借人来说,就算不能证明是借款,那也还可以按照“不当得利”进行起诉,所谓“不当得利”就是出借人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误将自己的一笔款项汇入了借款人的账户,现在要求返还,转账记录就是借款的最关键证据:现在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就算有借条,但没有交付金钱的证据,被告如果当庭否认的话,原告也是赢不了的,而现在虽然没有借条,但有转账记录,能证明出借人将一笔款项交给了借款人,如果借款人否认是借款,而是归还自己的欠款,则需要举证。
-
法律
13.诉讼执行期限是多久(民事诉讼执行期限是多久)
2024-01-31 12:52:35 阅读数:845第二百二十七条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法律客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 立案 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人民法院应当在六个月内执行完毕,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
-
法律
14.民事赔偿诉讼时效(民事赔偿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
2024-01-31 10:46:30 阅读数:214一、赔偿协议诉讼有效期多久赔偿协议诉讼有效期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民事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如果其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
法律
15.民事诉讼欠钱不还怎么处理(民事诉讼一般怎么处理)
2024-01-31 10:43:29 阅读数:1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2、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