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补偿土地多少钱一亩(国家补偿土地多少钱一亩农田)
菜田征地补偿标准是多少钱一亩?
菜田征地要分二种情况,一种是征用耕地一般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菜田地征用菜田地每一亩补偿15万元;二种是征用基本农田 一般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菜田地,征用菜田地每一亩补偿15.6万元。
菜田征地补偿标准是多少钱一亩?
第一种情况:征用耕地 一般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整理复垦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等。这种情况下征地补偿标准分三块。
1、旱田地 征用旱田地每一亩补偿5.3万元。
2、水田地 征用水田地每一亩补偿9万元。
3、菜田地 征用菜田地每一亩补偿15万元。
第二种情况: 征用基本农田 一般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农田是耕地的一部分,而且主要是高产优质的那一部分耕地。一般来说,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都是基本农田。老百姓称基本农田为“吃饭田”、“保命田”。这种情况下征地补偿是要比第一种情况多,具体补偿标准也分三块。
1、旱田地 征用旱田地每一亩补偿5.8万元。
2、水田地 征用水田地每一亩补偿9.9万元。
3、菜田地 征用菜田地每一亩补偿15.6万元。
安置补助费:
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进行计算,同时还要根据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收地前辈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青苗补助费:
对于刚播种的农作物,按照单季产值的1/3进行补偿工本费。对于真正生长期的农作物,最高按照单季产值补偿。对于多年生经济林木,尽量移植,由征地单位出纳移植费用及移植损失。不能移植必须砍伐的情况下,由征地单位按实际价值补偿。成材树林,由土地所有者自行砍伐,不予以补偿。
其他辅助物补偿:
被征土地有农田水利设施及其它配套建筑物、水井、人工鱼塘、养殖场、坟墓、厕所、猪圈等的补偿,参照有关标准,给付迁移费或补偿费。
综合上面所说的,菜田征地相较于其它土地征地要高一些,因为菜田是维持农业人员最重要的生计,而重要的收入也在种菜的上面,政府也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合法程序来进行征收,要做到先补偿、后征收的原则,这样才不会违反国家的法律,也避免纠起任何的纠纷。
农村土地流转补偿新标准多少钱一亩
法律分析:1、征收耕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
2、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9万元。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6万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8万元。
4、征收工矿建设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体建设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6万元。
5、征收空闲地、荒山、荒地、荒滩、荒沟和未利用地平均每亩补偿2.1万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九条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第十条 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第十一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永久性征地每亩多少钱
土地是农民辛苦劳作的地方,对于他们而言,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谋生之本。那么现在农村永久性占地每亩补偿多少钱?永久性征地赔偿标准是多少?怎么计算呢?接下来就由给大家带来关于永久性征地每亩多少钱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永久性征地每亩多少钱
据了解,现在农村永久性征地偏远一点的大概每亩补偿在900/1200元。当然不同地区价格不一样,具体价格可以咨询当地政府。国家建设用地只能使用国有土地。需要使用集体土地的,要对集体土地进行征收,转为国有土地。征收即是你理解的永久征用土地。根据各地情况,一亩多少钱不统一,是按一定标准补偿的。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二、永久性征地补偿标准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土地一直是农民朋友生存下去的保障,一般农民朋友会将土地用来种粮食,这样可以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一部分利润,不过现在粮食价格不高,种地的农民减少了许多,那么永久性征地多少钱一亩?什么是永久性退出土地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三、永久性征地种类
一般来说,现在土地的种类不同,补贴的价格也是不同的,而且发达地区的土地补贴一般要高很多。
1、耕地
耕地是指能够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二级耕地还分为了水田和旱地。水田的补偿标准为9万元一亩,旱地的补偿标准为5.3万元一亩。
2、菜地
种植蔬菜的土地叫菜地,而且这类可以使用配套水利设施,补偿标准一般为12-15万元一亩。
3、森林用地
森林用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这类土地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成林所占用的土地,土地的征收标准为13.8万元一亩。
4、集体建设用地
集体建设用地是指工矿企业、村民住宅所占用的土地,每亩可以补偿13万元。
国家征收土地多少钱一亩地?
征地补偿的标准,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告。征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具体由当地政府制定并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而这些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拆迁重建工作。在拆迁过程中难免会给被征地人民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为了将这些损失降低到最低,就需要政府部门在征地过程中多加以补偿。那么国家征收土地多少钱一亩地呢?下面跟随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国家征收土地多少钱一亩地?
一般来说,农民土地征用赔偿有五部分组成,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1、土地补偿费。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2、安置补助费。
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3、青苗补助费。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综上所述,国家征收土地多少钱一亩地需要根据其具体的土地性质而定,就如房屋土地与耕地的征收标准各不一样。除此之外,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其土地征收的补偿办法也随之不同,故而具体的征收补偿需要各位根据当地拆迁办公告中的补偿办法而定。
国家征收农田每一亩补偿多少钱
国家征收农田每一亩补偿最低标准如下:
1、一、二、三、四类地区分别为每亩24000元、21000元、18000元、16000元。
2、每一名需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其安置补助费最低标准,一、二、三、四类地区分别为每人26000元、23000元、17000元、14000元。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承包土地国家每亩补偿多少钱
法律主观:
一、承包土地国家补贴多少钱一亩
坚持政策开放、全面覆盖、直接补贴到户的原则。农村土地承包国家补贴标准为水稻每亩15元,小麦、玉米、花生每亩10元。补贴范围覆盖全县水稻、玉米、小麦、花生农民。具体由村民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补贴情况进行汇报。对公示有异议的,应当及时核实更正,重新公示。公示完成后,由乡人民政府汇总审核,报县农业、财政部门,报县人民政府审批。资金的分配由县财政部门组织。
二、个人承包土地的程序
(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
(二)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三)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四)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五)签订承包合同。
三、户口迁出可继承土地承包权吗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依照法律和土地承包经营合同,以承包的方式对农村集体所有的或国家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生产并进行收益的权利。
《民法典》第3371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收回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条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国家保护进城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承包期内,承包农户进城落户的,引导支持其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也可以鼓励其流转土地经营权。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农民自愿永久退出土地,每亩能补多少钱?新规:两禁一清!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2022年现在已经来到12月份,作为我们农民来说,在今年的最后一个月,相信大家也很关心国家针对乡村制定的各项扶持政策。
尤其是随着农村土地确权的全面完成,很多的农民兄弟已经领到了承包地和宅基地的确认证书。
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很多农民选择进城务工,所以大家非常关心国家针对农村土地方面制定的系列政策。
最近网络上有一些消息称“农村土地自愿永久退出,大家每亩可以领到8万元的补偿金”,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涉及到农民自愿退出土地方面,国家政策层面又有哪些具体要求?根据国家已经发布的相关文件来看,涉及到农村土地两禁一清的政策新规已经确定。
今天老道就大家收藏一下这两个重要话题,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1月1日起:土地自愿永久退出!每亩补8万元?中央定调:两禁一清!】
老道说:12月份开始以来,关于农民自愿永久退出土地的讨论日益热烈,在前两天,老道也看到了一组数据让我较为震惊。
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现在进城务工农民数量已经达到2.91亿人次,而且这一数字正在逐年迎来增长。
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为我们表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行动发展已经普惠了广大的农村家庭,农民大量进城务工,农村土地应该如何处理是关键。
除了一些农民会将土地托管给专业的机构进行种植之外,有很多进城工作农民也会考虑进城落户有偿退出土地。
最近网络上有传闻称,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每亩可以领到8万元的补偿金,引起了农民的广泛热议。
根据老道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仅仅是个别地方的政策,并不代表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
起码从政策层面来说,国家就并未出台统一的农民自愿退出土地补偿金标准。
影响自愿退出土地补偿金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自愿有偿退出方式之外,土地的实际情况、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也是影响土地退出补偿金的关键因素。
所以每个地区的,农民自愿永久退出补偿金标准都有所差异。
根据目前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来看,在2022年第三批永久退出土地试点已经全面落地。
相信在2023年,第四批永久退出土地试点也将迎来进一步的扩大。
如果我们农民计划自愿永久退出土地,大家还是要了解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要求来说,任何地区都不得以迁出户口为前提,要求农民退出承包地、宅基地。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农民和土地之间的权属关系依然能够得到强力保障,希望大家能够有所了解。
接下来咱们继续收藏一下国家针对农村土地各类问题治理的相关要求,用四个字来讲就是两禁一清,3件事农民需了解!
第1件事:国家明确下发文件指出禁止任何人占用耕地修建农房,在耕地上搞非农化、非粮化建设。
对于此类问题,在2023年国家也将继续进行专项整治,在前段时间国家召开的大会上,也多次明确提出会继续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可以预料,如果有人踩政策红线,最终也一定会面临对应的专项治理。
第2件事:涉及到农民自愿永久退出土地方面,国家禁止任何人强制农民退出土地。
农民在自愿退出土地方面,所退出的土地如果存在权属争议的,也是无法按流程进行退出的。
必须要将相关争议问题解决之后才能够重新走流程申请自愿退出。
第3件事:国家将全面清查非法交易买卖农村宅基地,以及在宅基地上修建厂房、搞非法经营等宅基地问题。
在2023年,国家还会继续推进一户一宅系列土地试点。
宅基地只能用于居住,不得用于经营,这是国家政策层面的明确要求,希望大家也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以上两禁一清查的相关规定来看,老道相信,随着国家针对乡村土地治理力度的持续加大,咱农民的相关权益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国家对基本农田的补偿标准是多少?
国家征收耕地的补偿标准如下:
一、土地补偿费。
1、征用耕地、蔬菜地,根据国家规定的价格政策,按该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下同)的六倍计算;
2、征用鱼塘、藕塘、养殖场、果园、竹园、林地等土地,按该土地年产值的五倍计算;
3、征用柴山、滩地、水塘、苇塘和其他有收益的非耕地,按该土地年产值的三倍计算;
4、征用宅基地按邻近耕地的补偿标准计算;房屋由建设单位另行征地移迁重建的,原宅基地不再给予补偿;
5、征用无收益的非耕地,一般不予补偿。
二、青苗和附着物补偿费。
1、青苗补偿费,一般按一季农作物的产值计算;能收获的不予补偿。多年生经济林木,可以移植的,由建设单位付给移植费;不能移植的,由用地单位给予合理补偿或作价收购;
2、房屋拆迁,按房屋结构、面积、新旧程度,给予合理补偿;违章建筑物和开始协商征地后突击抢栽的树木、突击抢建的建筑物,不予补偿;
3、农田水利工程及机电排灌设施、水井、人工鱼塘、养殖场和电力、广播、通讯设施等附着物,按照实际情况付给迁移费或补偿费。
三、安置补助费。
1、征地前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在一亩以上的被征地单位,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每亩年产值的三倍;征地前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不满一亩的被征地单位,征用每亩耕地安置补助费以年产值的四倍起算,人均耕地每减少零点一亩,安置补助费相应增加年产值的一倍,但最高不得超过年产值的十倍;
2、征用非耕地安置补助费,按该土地年产值和略低于邻近耕地的安置补助倍数计算;
3、征用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地基以及无收益的非耕地,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2022年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多少钱一亩?按户还是按人头进行补偿?
随着合村并居以及新农村的建设,很多地方的农村被纳入到国家征收范围,现在农村土地征收是非常普遍的事。
而农村土地作为农民生活的重要保障,进行征收时,自然是要给予相应的合理补偿的。
很多农民对国家土地征收政策不太了解,在征地时究竟土地征收分为哪些补偿?标准是多少钱一亩?征收是按户还是按人头补偿的?若是了解得不全不透,容易和征收方发生矛盾和冲突。
因此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2022年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规定。
农村土地征收分为几种补偿?
新实施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
1、土地补偿费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公布区片综合地价来确定。
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3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2、安置补助费
此项费用之前是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来进行计算,现在与土地补偿费一样,是按照区片综合地价内进行补偿,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
3、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土地是属于集体的,但是地面房屋以及其它附着物是属于农民自己的。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费用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4、青苗补助费
指的是耕地上的农作物,被征收土地上的青苗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5、社会保障费
是针对失地农民的一种保障费用,也就是社保。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独立核算。
农村土地征收按户还是按人头补偿?
国家征地补偿是按人头还是按户口算,是没有明确的规定的,不同的补偿标准是有不同的计算方法的,一般的补偿标准是根据人头和户口,还有土地的面积一起来计算的。
在涉及到土地征收时,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青苗补助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这五项费用一项都不能少的。
2022年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多少钱一亩?
1、宝丰县
根据《宝丰县人民政府拟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宝政土公〔2022〕24号)。
土地补偿安置费标准,二级区片每公顷标准为88.5万元,由此可知一亩地的补偿标准为59000元。
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按照(平政〔2017〕33号)补偿。
社会保障安置费标准由县政府按每公顷66万元的标准筹集社会保障费用,每亩也就是44000元。
2、封丘县
根据《封丘县人民政府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2022〕第37号)。
应举镇、王村乡征收农用地的补偿标准为每公顷61.5000万元,由此可知一亩地的补偿标准为41000元。
社保费用标准为每公顷62.5500万元,每亩也就是41700元。
3、洞口县
根据《洞口县人民政府征收土地预公告》(洞政告〔2022〕46号)。
水田:71820元/亩。
旱地、园地、茶园、田坎、沟渠、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农村宅基地、教育用地:59850元/亩。
林地:47880元/亩。
其他草地:35910元/亩。
4、山东省
2022年3月22日,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王士店村拟征收土地补偿安置公告》。
农用地Ⅲ级区片,征地补偿费标准为7.5万元/亩。
社保安置1.5万元/亩。
2022年3月27日,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征收土地预公告》。
Ⅱ级区片每亩补偿6万元。
2022年3月23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柳园街道付庄村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拟征收土地位于Ⅱ级区片,补偿标准为99万元/公顷,一亩地也就是66000元;其中,未利用地补偿标准为79.2万元/公顷,一亩地也就是52800元。
农用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为2.3万元/亩。
社保安置按照15000元/亩标准赔偿。
5、沙洋县
根据《征收土地公告》(沙政征告〔2022〕4号)。
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Ⅰ区片征地综合地价为43200元/亩;Ⅲ区片综合地价为41800元/亩。
耕地的青苗补偿费:区片Ⅰ级别耕地1730元/亩、菜地1900元/亩,Ⅱ级别耕地1700元/亩、菜地1870元/亩,Ⅲ级别耕地1670元/亩、菜地1840元/亩。
6、金山区
依据《征收土地预公告》(沪金预征地告〔2022〕第20号)。
土地补偿费标准88.8元/平方米。
青苗补偿标准为粮棉地4.5元/平方米,蔬菜地7.8元/平方米。
注: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受土地用途、地区等影响,不同省份的补偿标准有所差异,具体标准建议咨询当地有关部门。
以上就是关于2022年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介绍了,在涉及到土地征收时,村民要自己对补偿标准心中有数,如果标准过低、或者是补偿款缺项漏项,被征收人要及时保存证据,适时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外根据新《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征收土地前,要发布拟征收土地预公告,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预公告发布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征收范围内抢栽抢建。
对于违反规定抢栽抢建的,对抢栽抢建的部分不予补偿。
因此务必要注意。
农村土地补贴多少钱
2015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最新出台的农业补贴项目、农业补贴政策措施大全:1.种粮直补政策
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014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5年种粮直补资金151亿元。
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2015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
3.良种补贴政策
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青稞每亩补贴10元。其中,新疆地区的小麦良种补贴15元;水稻、棉花每亩补贴15元;马铃薯一、二级种薯每亩补贴100元;花生良种繁育每亩补贴50元、大田生产每亩补贴10元。
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即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在省域内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
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按报废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机型和类别确定,拖拉机根据马力段的不同补贴额从500元到1.1万元不等,联合收割机根据喂入量(或收割行数)的不同分为3000元到1.8万元不等。
6.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政策
国家将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实行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政策。
7.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
2014 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比2013年提高6元,提价幅度为5.4%;2014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35元、138元和155元,比2013年分别提高3元、3元和5元,提价幅度分别为2.3%、2.2%和 3.3%。2015年,继续执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
8.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
常规产粮大县奖励标准为500-8000万元,奖励资金作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使用,超级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用于扶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在奖励产粮大县的同时,中央财政对13个粮食主产区的前5位超级产粮大省给予重点奖励,其余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资金由省级财政用于支持本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
油菜籽增加奖励系数20%,大豆已纳入产粮大县奖励的继续予以奖励;入围县享受奖励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元,奖励资金全部用于扶持油料生产和产业发展。
9.生猪大县奖励政策
依据生猪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权重分别为50%、25%、25%进行测算。中央财政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10.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
2015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
11.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
中央财政安排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60.5亿元,在主产省实现了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
12.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支持政策
2013 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在全国建设12500个万亩示范片,并选择5个市(地)、81个县(市)、600个乡(镇)开展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2015年,国家将继续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整建制推进试点,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集成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辐射带动区域均衡增产。
13.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支持政策
2015年,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并已按照2013年资金规模的70%拨付地方。
14.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
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测土配方施肥专项资金7亿元。2015年,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4亿亩;粮食作物配方施肥面积达到7亿亩以上;免费为1.9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服务,力争实现示范区亩均节本增效30元以上。
15.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政策
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亿元,继续在适宜地区推广秸秆还田腐熟技术、绿肥种植技术和大豆接种根瘤菌技术,同时,重点在南方水稻产区开展酸化土壤改良培肥综合技术推广,在北方粮食产区开展增施有机肥、盐碱地严重地区开展土壤改良培肥综合技术推广。
16.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支持政策
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委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强化项目支持。二是推动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三是优化种业发展环境。
17.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支持政策
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正式纳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总投资4985万元,专项用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开发。
18.农业标准化生产支持政策
中央财政继续安排2340万财政资金补助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工作,在全国范围内,依托“三园两场”、“三品一标”集中度高的县(区)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44个。
19.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生猪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40元;奶牛良种补贴标准为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30元,其他品种每头能繁母牛20元;肉牛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牛10元;羊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只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补贴标准为每头种公牛2000元。2014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20.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
从2007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5亿元在全国范围内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养殖场(小区)水电路改造、粪污处理、防疫、挤奶、质量检测等配套设施建设等。2015年国家将继续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21.动物防疫补贴政策
2015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施动物防疫补助政策。
22.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中央财政按照每亩每年6元的测算标准对牧民给予补助,初步确定5年为一个补助周期;中央财政对未超载的牧民按照每亩每年1.5元的测算标准给予草畜平衡奖励;给予牧民生产性补贴,包括畜牧良种补贴、牧草良种补贴(每年每亩10元)和每户牧民每年500元的生产资料综合补贴。2015年,国家将继续在13 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23.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
中央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支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片区建设以3000亩为一个单元,一次性补贴180万元(每亩600元),重点用于推行苜蓿良种化、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和加强苜蓿质量管理等方面,2015年将继续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
24.渔业柴油补贴政策
根据《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渔业油价补助对象包括:符合条件且依法从事国内海洋捕捞、远洋渔业、内陆捕捞及水产养殖并使用机动渔船的渔民和渔业企业。2015年将继续实施这项补贴政策。
25.渔业资源保护补助政策
2013年落实渔业资源保护与转产转业转移支付项目资金4亿元,其中用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30600万元,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9400万元。2015年该项目将继续实施。
26.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
2013年开始,中央对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给予补助,无房户、D级危房户和临时房户户均补助2万元,C级危房户和既有房屋不属于危房但住房面积狭小户户均补助7500元。2015年国家将继续实施这一政策。`
27.海洋渔船更新改造补助政策
中央投资按每艘船总投资的30%上限补助,且原则上不超过渔船投资补助上限。2015年该项目将继续实施。
28.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政策
对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给予1000万元左右的奖励。力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今年对示范区建设的贷款余额不低于300亿元。
29.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政策
2015年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以启动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和试验项目、组织召开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交流会、完成改革试验项目中期评估三大工作为重点。
30.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政策
2015年,将继续组织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按照不超过单个设施平均建设造价30%的标准实行全国统一定额补助
31.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对目录范围内的鲜活农产品与目录范围外的其他农产品混装,且混装的其他农产品不超过车辆核定载质量或车厢容积20%的车辆,比照整车装载鲜活农产品车辆执行,对超限超载幅度不超过5%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比照合法装载车辆执行。
32.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税费减免政策
继续对鲜活农产品实施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环节低税收政策,将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扩大到部分鲜活肉蛋产品。2015年国家将继续实行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税费减免政策。
33.农村沼气建设政策
2015年,因地制宜发展户用沼气和规模化沼气。
34.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政策
规划中的农业环境治理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
二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三是开展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治理。
四是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在25度以上陡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15-25度重要水源地实行退耕。
五是开展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 六是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七是开展湿地恢复与保护。
35.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政策
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引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支持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引导农民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养畜,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设施建设。
36.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
2015年,农业部将进一步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使试点县规模达到300个,新增200个试点县,每个县选择2-3个主导产业,重点面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中的带头人、骨干农民。
37.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建设政策
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26亿元,基本覆盖全国农业县。
38.阳光工程政策
2015年,国家将继续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以提升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技能为主要目标,对务农农民免费开展专项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系统培训。
39.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政策
2015年依托培训基地举办117期示范培训班,通过专家讲课、参观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培训8700名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3000名大学生村官。选拔50名左右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每人给予5万元的资金资助。
40.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二是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三是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农村的合法权益。
41.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政策
2015 年,国家将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选择部分地区进行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国家将推进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这些组织必须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坚持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国家还将进一步完善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管理体制,明确地方政府的监管职责,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42.农业保险支持政策
对于种植业保险,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补贴40%,对东部地区补贴35%,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单位补贴65%,省级财政至少补贴25%。对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保险,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补贴50%,对东部地区补贴40%,对中央单位补贴80%,地方财政至少补贴30%。对于公益林保险,中央财政补贴50%,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补贴90%,地方财政至少补贴40%;对于商品林保险,中央财政补贴30%,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补贴55%,地方财政至少补贴25%。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覆盖全国,地方可自主开展相关险种。
43.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建设项目进行奖励或者补助的政策。
44.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政策
推动落实涉农建设项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抵押担保、农业保险、设施用地等相关政策,帮助解决家庭农场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5.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
2015年,除继续实行已有的扶持政策外,农业部将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配合有关部门选择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信用记录好的合作社,按照限于成员内部、用于产业发展、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风险可掌控的原则,稳妥开展信用合作试点。
46.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流转土地给予奖补。
47.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
明确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的具体内容、衡量标准和运作方式,提出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的具体政策措施。
48.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政策
2015年,选择三个省作为整省推进试点,其他省(区、市)至少选择1个整县推进试点。
49.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政策
根据1号文件的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将深入研究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产权交易、股权的有偿退出和抵押、担保、继承等重大问题。
50.农村、农垦危房改造政策
2015计划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60万户左右。拟按照东、中、西部垦区每户补助6500元、7500元、9000元的标准,改造农垦危房24万户;同时按照中央投资每户1200元的补助标准,支持建设农垦危房改造供暖、供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