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培训机构签订借款合同
培训机构签了合同分期付款可以解约吗
一、培训机构的分期可以退吗
1、可以。如果培训机构存在涉嫌虚假宣传,没有培训资质,捆绑、强制贷款,培训合同有免除自己责任、扩大你方责任的霸王条款等,还是违法的,可以退的。
2、首先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消协或工商部门反映,仍不能解决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也可以不经过协商直接提起民事诉讼。
《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四百九十七条具有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条规定的无效情形,该格式条款无效。
二、培训贷不还会影响自己的征信吗
培训贷款逾期会影响自己征信的,贷款最多是有三天的还款宽限期。借款人的培训贷如果逾期了,一定是会被登记在个人征信报告里。如果借款人迟迟不还的话,个人征信就会留下很严重的不良记录,个人征信受到比较大的损伤。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条 民事主体与征信机构等信用信息处理者之间的关系,适用本编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
三、培训机构分期付款违法吗
涉嫌违法,如果培训机构一再强调分期付款可减轻一次性付全款的压力、“免息”等,弱化“培训贷”的贷款属性及风险,诱导消费者使用“培训贷”进行付款。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借贷协议,这种情况就涉嫌违法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培训贷签了合同如何挽回
一、培训贷签了合同如何挽回
被培训机构骗了贷款签了合同可以申请撤销合同。如果是受诈骗罪签订的,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有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贷款诈骗罪的认定和处理
贷款诈骗犯罪是目前案发较多的金融诈骗犯罪之一。审理贷款诈骗犯罪案件,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单位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根据刑法第三十条和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单位不构成贷款诈骗罪。对于单位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不能以贷款诈骗罪定罪处罚,也不能以贷款诈骗罪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单位十分明显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签订、履行借款合同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符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
二是要严格区分贷款诈骗与贷款纠纷的界限。对于合法取得贷款后,没有按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到期没有归还贷款的,不能以贷款诈骗罪定罪处罚;对于确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因不具备贷款的条件而采取了欺骗手段获取贷款,案发时有能力履行还贷义务,或者案发时不能归还贷款是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如因经营不善、被骗、市场风险等,不应以贷款诈骗罪定罪处罚。
三、构成贷款诈骗罪行为包括哪些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一)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二)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三)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四)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七)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
温馨提示
今天和一家培训机构签订了合同,费用是信用公社贷款,24小时内可以解除合同吗?
合同的解除不以时间为标准,而且贷款合同是以实际收到款项为合同成立时间的。如果贷款已经到位包括已经转到培训机构,那么这个合同就不能解除了。如果贷款还没有发下来,你可以通过拒绝办理贷款来使这份合同不成立,也无需解除了。
法律分析
贷款时还没有放款下来,可以取消贷款,款签合同了,但是又不贷了,视为提前还款,按合同约定缴纳违约金,该次违约记录入个人征信记录,贷款初期产生费用不退不补,需告知银行方面,不要该笔贷款的理由,同银行签订提前还款合同,缴纳一定的违约金,对以后贷款申请有一定影响,贷款批下来了,不想用这笔钱了,还没签合同能取消,视为自动放弃贷款,不需承担违约金,前期办理手续费用不退不补,影响以后再次申请该行贷款,建议提前告知银行,说明不需使用贷款的原因,如教育机构存在无证经营、虚假宣传、合同欺诈等情形的,无需满足合同约定的退款条件,您可随时主张双方之间签订的培训服务合同无效或撤销,并要求教育机构全额退款。由于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有关约定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就您的情况看,单位除了培养费以外不能举证存在其它损失,因此劳动仲裁委依据劳动合同条款裁决支付赔偿金的依据不充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被培训机构骗了贷款签了合同
被培训机构骗了贷款签了合同,消费合同是可以起诉无效,直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可以退。还可以报警。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罪立案标准: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综上所述:贷款签了合同,消费合同是可以起诉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孩子在一个培训机构签了合同,还在第三平台贷了款,这贷款能退吗?
如果孩子已满18周岁,就是成人了,也就是法律术语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合同及贷款都是有效的,要自己承担责任,正常应该不能退贷款。
如果孩子不满18周岁,也就是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18周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由其父母(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签订贷款合同正常可以理解为属于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孩子的父母可以不追认,当然也可以要求退款。
被培训机构骗了贷款签了合同
一、被培训机构骗了贷款签了合同怎么办
1、被培训机构骗了贷款签了合同可以申请撤销合同。如果是受诈骗罪签订的,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有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这些:
1、侵犯的对象是双重对象;
2、客观上是利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较大;
3、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上是故意构成的,目的是非法占有。
三、贷款诈骗罪和骗取贷款罪的区别是什么
贷款诈骗罪和骗取贷款罪的区别是:
1、主观要件不同。这是区分两罪的关键所在。虽然两罪采取的手段相似,但主观目的不同。骗取贷款罪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只因在不符合贷款条件的情况下为取得贷款而采用了非法手段,有归还的意愿。而贷款诈骗罪的主观意图就是通过非法手段骗取贷款并非法占有。
2、两罪构成犯罪的数额标准和情节标准不同。骗取贷款罪得情节标准是,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或者其他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等情形。而贷款诈骗只要骗取贷款达到数额较大即构成,对情节的规定均为加重处罚情形。
综上的内容告诉我们,被培训机构骗了贷款签了合同可以申请撤销合同。如果是受诈骗罪签订的,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有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构成犯罪之后,会被判处刑事处罚。如果大家还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到我们网站咨询。
今天和一家培训机构签订了合同,费用是信用公社贷款,24小时内可以解除合同吗?
合同的解除不以时间为标准,而且贷款合同是以实际收到款项为合同成立时间的。如果贷款已经到位包括已经转到培训机构,那么这个合同就不能解除了。如果贷款还没有发下来,你可以通过拒绝办理贷款来使这份合同不成立,也无需解除了。
法律分析
贷款时还没有放款下来,可以取消贷款,款签合同了,但是又不贷了,视为提前还款,按合同约定缴纳违约金,该次违约记录入个人征信记录,贷款初期产生费用不退不补,需告知银行方面,不要该笔贷款的理由,同银行签订提前还款合同,缴纳一定的违约金,对以后贷款申请有一定影响,贷款批下来了,不想用这笔钱了,还没签合同能取消,视为自动放弃贷款,不需承担违约金,前期办理手续费用不退不补,影响以后再次申请该行贷款,建议提前告知银行,说明不需使用贷款的原因,如教育机构存在无证经营、虚假宣传、合同欺诈等情形的,无需满足合同约定的退款条件,您可随时主张双方之间签订的培训服务合同无效或撤销,并要求教育机构全额退款。由于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有关约定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就您的情况看,单位除了培养费以外不能举证存在其它损失,因此劳动仲裁委依据劳动合同条款裁决支付赔偿金的依据不充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