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装修工程款是虚假诉讼(装修工程款计入什么科目)

在线问法 时间: 2023.12.22
37
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通过恶意串通、捏造事实、伪造变造证据、虚构法律关系等方式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利用虚假仲裁裁决、公证文书等申请执行,企图使法院作出错误的裁判、调解或者执行法律文书,从而达到侵害第三人、集体或者国家利益的目的,虚假诉讼是一个法律名词,俗称“打假官司”,指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通过虚构事实、伪造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欺骗法院作出错误裁判、执行的方式获得非法利益,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的行为。

虚假诉讼的定义是什么?与诉讼有什么区别?

虚假诉讼是一个法律名词,俗称“打假官司”,指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通过虚构事实、伪造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欺骗法院作出错误裁判、执行的方式获得非法利益。

诉讼就是真正的打官司。指纠纷当事人通过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另一方当事人解决纠纷的形式。诉讼是一种法律行动,分为行政、民事和刑事三类。行政诉讼即为俗称“民告官”的诉讼,适用大量民事诉讼的法律。民事诉讼里,原诉人是受害者当事人,因为有未可解决的争议,所以诉诸法律。刑事诉讼涉及刑事犯罪,由政府当局控告疑犯。

扩展资料:

识别虚假诉讼方法

一“查”:调查原、被告是否存在亲属关系或者其他亲密关系、诉讼事实及理由是否明显不合理,证据是否明显伪造等;

二“听”:参与或者旁听庭审确认庭审情况。原、被告会担心庭审时疏漏出错,一般不亲自出庭诉讼,由其代理人出庭应诉,而且被告一方几乎不作任何抗辩,是一个非常“和谐”的庭审过程;

三“看”:虚假诉讼案件的最终目的是逃避债务、转移资产,所以此类案件普遍调解结案,双方当事人经常表现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很快便达成和解,执行财产。

什么是虚假诉讼行为

虚假诉讼是法律名词,虚假诉讼俗称打“假官司”,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

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通过恶意串通、捏造事实、伪造变造证据、虚构法律关系等方式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利用虚假仲裁裁决、公证文书等申请执行,企图使法院作出错误的裁判、调解或者执行法律文书,从而达到侵害第三人、集体或者国家利益的目的。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的行为。与“恶意诉讼”有相似之处。

虚假诉讼的类型:

1、与夫妻一方恶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债务的。

2、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的。

综上所述,尽量不要产生虚假诉讼的行为,以免造成法律责任,给自身造成麻烦。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什么是虚假诉讼行为

法律解析:

一、法院虚假诉讼的处理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没有实际的利益纷争,原告与被告之间恶意串通,通过诉讼的手段,拿到具有执行力的判决书和调解书,以达到不当目的的行为被称作“虚假诉讼”。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 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院虚假诉讼的处理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   当前,民事商事审判领域存在的虚假诉讼现象,不仅严重侵害案外人合法权益,破坏社会诚信,也扰乱了正常的诉讼秩序,损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各级人民法院对此要高度重视,努力探索通过多种有效措施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行为。   1.虚假诉讼一般包含以下要素:   (1)以规避法律、法规或国家政策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   (2)双方当事人存在恶意串通;   (3)虚构事实;   (4)借用合法的民事程序;   (5)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的合法权益。   2.实践中,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形:   (1)当事人为夫妻、朋友等亲近关系或者关联企业等共同利益关系;   (2)原告诉请司法保护的标的额与其自身经济状况严重不符;   (3)原告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   (4)当事人双方无实质性民事权益争议;   (5)案件证据不足,但双方仍然主动迅速达成调解协议,并请求人民法院出具调解书。   3.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窗口及法庭张贴警示宣传标识,同时在“人民法院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中明确告知参与虚假诉讼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引导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诚信诉讼。   4.在民间借贷、离婚析产、以物抵债、劳动争议、公司分立(合并)、企业破产等虚假诉讼高发领域的案件审理中,要加大证据审查力度。对可能存在虚假诉讼的,要适当加大依职权调查取证力度。   5.涉嫌虚假诉讼的,应当传唤当事人本人到庭,就有关案件事实接受询问。除法定事由外,应当要求证人出庭作证。要充分发挥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有关当事人和证人签署保证书规定的作用,探索当事人和证人宣誓制度。   6.诉讼中,一方对另一方提出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且不符合常理的,要做进一步查明,慎重认定。查明的事实与自认的事实不符的,不予确认。   7.要加强对调解协议的审查力度。对双方主动达成调解协议并申请人民法院出具调解书的,应当结合案件基础事实,注重审查调解协议是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对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要按照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要求,注重审查基础法律关系的真实性。   8.在执行公证债权文书和仲裁裁决书、调解书等法律文书过程中,对可能存在双方恶意串通、虚构事实的,要加大实质审查力度,注重审查相关法律文书是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存在上述情形,应当裁定不予执行。必要时,可向仲裁机构或者公证机关发出司法建议。   9.加大公开审判力度,增加案件审理的透明度。对与案件处理结果可能存在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可适当依职权通知其参加诉讼,避免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防范虚假诉讼行为。   10.在第三人撤销之诉、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案外人申请再审等案件审理中,发现已经生效的裁判涉及虚假诉讼的,要及时予以纠正,保护案外人诉权和实体权利;同时也要防范有关人员利用上述法律制度,制造虚假诉讼,损害原诉讼中合法权利人利益。   11.经查明属于虚假诉讼,原告申请撤诉的,不予准许,并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驳回其请求。   12.对虚假诉讼参与人,要适度加大罚款、拘留等妨碍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法律适用力度;虚假诉讼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虚假诉讼参与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虚假诉讼违法行为涉嫌虚假诉讼罪、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刑事犯罪的,民事审判部门应当依法将相关线索和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侦查机关。   13.探索建立虚假诉讼失信人名单制度。将虚假诉讼参与人列入失信人名单,逐步开展与现有相关信息平台和社会信用体系接轨工作,加大制裁力度。   14.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参与虚假诉讼的,要依照法官法、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法官行为规范等规定,从严处理。   15.诉讼代理人参与虚假诉讼的,要依法予以制裁,并应当向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或者行业协会发出司法建议。   16.鉴定机构、鉴定人参与虚假诉讼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鉴定机构、鉴定人训诫、责令退还鉴定费用、从法院委托鉴定专业机构备选名单中除名等制裁,并应当向司法行政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发出司法建议。   17.要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支持配合,探索建立多部门协调配合的综合治理机制。要通过向社会公开发布虚假诉讼典型案例等多种形式,震慑虚假诉讼违法行为。   18.各级人民法院要及时组织干警学习了解中央和地方的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充分预判有可能在司法领域反映出来的虚假诉讼案件类型,也可以采取典型案例分析、审判业务交流、庭审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甄别虚假诉讼的司法能力   三、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的区分   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有共同点:   1、行为人主观上都存在过错或恶意,其行为均具有违法性。   2、行为人均以侵占他人财产或获取非法利益或使他人受害为追求目的。   3、行为人都以民事诉讼的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手段具有隐蔽性。   4、行为人非法目的的实现都有赖于法院的审判权和执行权,诉讼的合法外衣被行为人恶意利用。但两者又有各自的特征:   不同点:   ⑴虚假诉讼的参与主体为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主体通常仅为一方当事人。   ⑵虚假诉讼具有合谋性和非对抗性。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欺骗法院和法官,获取非法利益,双方当事人不具有对抗性,即便有,也是“虚假”的对抗,已达到迷惑法院和法官的目的;恶意诉讼一般是单方的恶意诉讼行为,不存在双方合谋的情形,因而仍具有对抗性。   ⑶侵害的对象不同。虚假诉讼行为人侵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诉讼相对方的权益。因为虚假诉讼的合谋者,是非法利益的共同体,其侵害的对象不可能是相对方,只能是第三者。而恶意诉讼侵害的对象通常仅限于诉讼相对方,而不会是第三人。   ⑷虚假诉讼的原、被告之间不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因为他起诉的主体、事实、证据纯粹是子虚乌有;而恶意诉讼原、被告之间可以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滥用诉讼权利的一类。

法律依据:

《 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 债务 ,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什么叫虚假诉讼?被告起诉原告虚假诉讼可以吗?

一、虚假诉讼是法律名词,就是打假官司,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的行为。与“恶意诉讼”有相似之处。

二、被告可以告原告虚假诉讼提起反诉。

一、[反诉],与本诉相对,指诉讼中的被告向原告提起的诉。原告向被告提起的诉称本诉。反诉是本诉被告用以反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而进行辩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被告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特殊手段。

二、反诉可以在被告人收到法院送达的起诉书付本时,在规定的期限内用答辩状进行答辩反诉,也可以在开庭审理中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反诉。

资料扩展:

如果原告虚假诉讼属实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什么是虚假诉讼案

法律分析:虚假诉讼案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通过恶意串通、捏造事实、伪造变造证据、虚构法律关系等方式提起民事诉讼。采取伪造证据等手段篡改案件事实,骗取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捏造民事法律关系,虚构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

(一)与夫妻一方恶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债务的;

(二)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的;

(三)与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或者其他管理人员恶意串通,捏造公司、企业债务或者担保义务的;

(四)捏造知识产权侵权关系或者不正当竞争关系的;

(五)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申报捏造的债权的;

(六)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或者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优先权、担保物权的;

(七)单方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身份、合同、侵权、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的其他行为。

隐瞒债务已经全部清偿的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他人履行债务的,以“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论。

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或者在民事执行过程中以捏造的事实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申请参与执行财产分配的,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

什么是虚假诉讼罪,哪些属于虚假诉讼

虚假诉讼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哪些属于虚假诉讼?如何辨别虚假诉讼?下文刑事律师为大家详细介绍,欢迎阅读。

一、什么是虚假诉讼罪,哪些属于虚假诉讼

虚假诉讼是一个法律名词,俗称“打假官司”,指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通过虚构事实、伪造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欺骗法院作出错误裁判、执行的方式获得非法利益。

(一)根据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捏造民事法律关系,虚构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属于虚假诉讼行为:

1. 与夫妻一方恶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债务;

2. 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

3. 与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经理或者其他管理人员恶意串通,捏造公司、企业债务或者担保义务;

4. 捏造知识产权侵权关系或者不正当竞争关系;

5. 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申报捏造的债权;

6. 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或者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优先权、担保物权;

7.

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他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

8. 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或者在民事执行过程中以捏造的事实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申请参与执行财产分配的。

(二)司法实践中,下列行为也应认定为虚假诉讼行为:

1. 在立案过程中,通过捏造当事人信息或与他人串通虚构当事人信息等方式骗取法院立案或谋取其他非法利益;

2. 捏造、伪造租赁协议虚构债权债务;

3. 隐瞒债务已经全部或部分清偿的事实,仍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他人履行债务;

4. 在土地、房屋拆迁安置补偿过程中,捏造身份关系提起分家析产、继承、房屋买卖合同等诉讼行为;

5. 基于虚假的债权债务关系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6. 单方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进行虚假陈述,伪造、变造、隐匿、毁灭证据或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等行为;

7. 单方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身份、合同、侵权、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的其他行为。

二、哪些案件容易高发虚假诉讼?

1.民间借贷案件;

2.被告为资不抵债的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其财产已经进入法院执行拍卖程序;

3.改制中的国有、集体企业为被告的财产纠纷案件;

4.政府规划拆迁区范围内的公民作为诉讼主体的分家、析产继承、买卖等案件;

5.提起离婚诉讼前的一个时期,夫或妻一方经法院裁决债务案件异乎寻常多的离婚案件;

6.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案件;

7.其他可疑的案件。

三、如何识别虚假诉讼?

一“查”:调查原、被告是否存在亲属关系或者其他亲密关系、诉讼事实及理由是否明显不合理,证据是否明显伪造等;

二“听”:参与或者旁听庭审确认庭审情况。原、被告会担心庭审时疏漏出错,一般不亲自出庭诉讼,由其代理人出庭应诉,而且被告一方几乎不作任何抗辩,是一个非常“和谐”的庭审过程;

三“看”:虚假诉讼案件的最终目的是逃避债务、转移资产,所以此类案件普遍调解结案,双方当事人经常表现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很快便达成和解,执行财产。

四、如何打击虚假诉讼?

自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起,虚假诉讼行为可以虚假诉讼罪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的规定,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1.只有“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才有可能构成虚假诉讼罪。“捏造”是指凭空捏造,如果纠纷事实客观存在,只是对非关键部分的事实进行夸大、虚构或者滥用诉讼权利恶意诉讼的,都不构成本罪。其次,必须是民事诉讼领域的事实,如果在刑事诉讼领域捏造事实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可以以诬告陷害罪论处。

2.实施虚假诉讼的行为,还要造成“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结果,才构成犯罪。“妨害司法秩序”主要是指司法机关多次审理、调查取证等耗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或者因此法院作出错误的裁判、执行。“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是指造成对方当事人或者利益相关人员为了应诉而花费不必要的费用,比如诉讼费、律师费、鉴定费、差旅费等,或者导致上述人员生产、经营困难等情况。

3.实施虚假诉讼的行为,并且“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罪从重处罚。”所谓的“其他犯罪”,主要是指诈骗罪、职务侵占罪、贪污罪等侵犯财产型犯罪。

什么是虚假诉讼罪?

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之一:

【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扩展资料:

虚假诉讼罪特点:

虚假诉讼往往具有当事人关系特殊、当事人行为默契、多以调解方式结案、多发于经济发达地区且金额较大。

1、当事人之间关系的特殊性。

调查显示,虚假诉讼案件当事人之间一般存在亲属、朋友等特殊关系。原因是找亲戚或朋友造假进行诉讼,成本较低、操作方便、易于得逞。

2、当事人之间配合默契,查处难度较大。

在虚假诉讼案件中,为了避免露出破绽,当事人到庭率较低,大多委托诉讼代理人单独参加诉讼,给法院查清案件事实设置障碍。

即使参加诉讼,也不会进行实质性的诉辩对抗,或者假戏真做地辩论一番,且多为"自认";有的当事人还为对方提供便利,如代请律师、代交诉讼费等,以便加快诉讼进程,早日骗取法院裁判文书。

3、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比较普遍。

从浙江省查处的虚假诉讼案件来看,绝大多数都以调解方式结案。

4、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虚假诉讼案件多发,且金额较大。

在浙江台州、温州和金华等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案件数量较多。

5、案件类型相对集中。

调查显示,以下几类案件易发高发虚假诉讼:民间借贷案件;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为被告的财产纠纷案件;资不抵债的企业、其他组织、自然人为被告的财产纠纷案件。

改制中的国有、集体企业为被告的财产纠纷案件;拆迁区划范围内的自然人作为诉讼主体的分家析产、继承、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案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通过什么方式要回

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要回,因为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除非其同意履行义务,所以债权人要实现自己的债权应当注意诉讼时效的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 ...
2023-12-04 15:44

拆迁补偿和工程款税前(拆迁补偿是否计入在建工程)

4、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征地补偿关注1、征收耕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砖瓦房每平方米补偿2400元,厕所每平方米补偿190—300元,塑料大棚每平方米补偿165—280元,菜窖每平方米补偿180—330元。
工程
271热度

撤回上诉诉讼费退吗

撤回上诉诉讼费退一半。一般情况下,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若是民事案件的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若是行政案件的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 ...
2023-11-15 15:20

如何保护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

当事人要保护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可以通过中断诉讼时效的方式延长诉讼时效,如果出现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情形的,则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法 ...
2023-11-22 16:27

虚假诉讼如何立案(虚假诉讼立案标准 司法解释)

虚假诉讼罪如何让公安立案虚假诉讼如何让公安立案1、虚假诉讼,受害人可以收集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相关的证据,证明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公安机关就会予以立案追诉,2、法律依据:《中华人 ...
法律
52热度

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 ...
2023-11-16 16:56

家装修工程款合理砍价(装修工程款怎么付比较合理)

装修公司报价能还价吗如何与装修公司砍价装修公司报价能还价吗 如何与装修公司砍价大家找装修公司准备装修的时候,往往会看不懂装修公司给出的报价单,很多材料费用偏高,想还价,不清楚装修公司能还价么,如何与装修公司砍价,根据调查:一,二线城 ...
工程
371热度

7万元标的,诉讼费要多少

7万元标的诉讼费通常是标的额的2.5%左右。但是也有一些案件不需缴纳诉讼费。财产案件标的额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一般按照2.5%交纳。人民法院收取诉讼费用应当向当事人开具缴费凭证,当事人持缴费凭证到指定代理银行交费。 法律依据: 《诉讼费 ...
2023-11-16 17:06

什么装修工程款是虚假诉讼(装修工程款计入什么科目)

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通过恶意串通、捏造事实、伪造变造证据、虚构法律关系等方式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利用虚假仲裁裁决、公证文书等申请执行,企图使法院作出错误的裁判、调解或者执行法律文书,从而达到侵害第三人、集体或者国家利益的目的,虚 ...
工程
37热度

主张债权的诉讼时效

主债权的诉讼时效应当是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 ...
2023-12-04 16:14

如何起诉原告虚假诉讼(如何起诉原告虚假诉讼村委会出假政据假调解协议)

3、对于没有人报案,法院在审理案件之中,如实发现存在以下情形的,也需要判断虚假诉讼情形是否存在,若是存在也需要立案处理: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当依法严格审查,及时甄别和发现虚假诉讼犯 ...
民事
348热度

参加诉讼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区别是什么

参加诉讼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区别为:应诉通知书一般只发给被告,告知其被人起诉,告知其相应的诉讼权利义务,要求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参加诉讼通知书是传唤与案件有关人员到案的凭证。相关人员有可能是被告,也有可能是原告或证人等。 法律依 ...
2023-11-16 16:46

债务人被关押的诉讼时效会中断吗

债务人被关押的诉讼时效不会中断,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一般有: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 ...
2024-01-03 15:29

虚假诉讼定罪量刑(虚假诉讼定罪量刑标准)

虚假诉讼违反哪一条法律法律主观: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是什么,虚假诉讼的惩处是什么 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诉讼代理人、 证人 、鉴定人等诉讼参与人与他人通 ...
刑事
803热度

海上保险合同产生纠纷的诉讼时效是怎样的

海上保险合同产生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两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海上保险合同向保险人要求保险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自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根据海上保险合同向保险人要求保险赔偿的 ...
2023-12-05 15:39

虚假诉讼罪判几年(虚假诉讼罪判几年以上)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 提起民事诉讼 ,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法律客观:《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 ...
法律
242热度

未约定债务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有多久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债务的诉讼时效有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 ...
2023-11-29 15:37

工程款拖欠诉讼时效为几年(诉讼时效3年和20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 ...
法律
413热度

合同到期诉讼期时效如何

合同到期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权利保护的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 ...
2023-12-01 15:07

民事虚假诉讼的构成要件(民事虚假诉讼的构成要件及立案标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及立案标准法律分析:虚假诉讼 ...
法律
670热度

贷款诉讼时效是多久

贷款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 ...
2023-12-04 15:54

酒店装修工程款计入科目(装修工程款计入什么科目)

酒店装修的整个会计分录如何做1、如果装修的是自己酒店,装修时: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或现金竣工结算后: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2、是租用别人的,发生时候:借:长期待摊费用-装修费贷:银行存款或现金摊销时:借:管理费用-装修费贷:长期 ...
工程
142热度

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限

保证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应当是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 ...
2023-12-14 16:35

工程款的诉讼时效(讨要工程款的诉讼时效)

拖欠工程款起诉流程如下:1、首先,搜集跟涉案工程有关的全部证据材料,鉴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周期长、投资大,大多数为隐蔽工程及专业性强等原因,所以我们在诉讼前必须花最大的精力收集、整理、分析证据资料,站在被告的、法官的角度多层次、多方位 ...
法律
497热度

借条未约定还款时间时诉讼时效应当怎样计算

借条未约定还款时间,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 ...
2023-11-07 16:04

虚假诉讼罪量刑标准(虚假诉讼罪量刑标准及罚金数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之一 【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虚假诉讼罪追诉期最长是多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虚假诉讼 ...
法律
846热度

关于借款合同虚假诉讼上诉状(上诉状不是本人签字构成虚假诉讼吗)

事实与理由一、 原审判决认定事实存在错误关于在判决书中认定的错误如下,1、“因原告认可其在向被告支付借款前,已预先扣除利息及保证金共计xxx元,属于出借人预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的行为,违反《合同法》有关规定,故本院依法认定借款本金为xxxx ...
民事
135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