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下列哪些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2.22
550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有()法律主观:一、不适用于诉讼时效的情形第一百九十六条: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法律主观: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情形包括: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诉讼时效规定是维护法律权利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异议权行使期间、法律行为无效时,诉讼时效规定不适用。

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法律主观: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情形包括: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以及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情形的。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诉讼时效不适用情形

诉讼时效规定是保护法律主张逐步确定和及时解决争纷的措施之一。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异议权行使期间、法律行为无效等情况下,诉讼时效不适用。

诉讼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原则上是保护法律权利得到及时救济的一种措施。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特殊原因,诉讼时效规定不适用。首先是异议权行使期间。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有异议权,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异议权可以在判决书签发后十日内行使。因此,在异议权行使期间,对于异议而言,诉讼时效规定是不适用的。其次是法律行为无效。当涉及到法律行为无效的情况时,例如早期曾经涉及的未成年人订立合同,因为这些法律行为并没有成立或者说是违法的,所以也就不存在因为这些行为而产生的诉讼时效问题。

在哪些情况下,诉讼时效可以中断或者暂停?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之间达成诉讼和解、诉讼保全程序被受理、当事人无力提起诉讼但已经申请、当事人之一患病、死亡等原因下,诉讼时效可以中断或者暂停。

诉讼时效规定是维护法律权利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异议权行使期间、法律行为无效时,诉讼时效规定不适用。因此,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需注意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解释,并在适当的时候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 异议权的行使期间、起诉前财产保全的期限、起诉前公示债务的期限、起诉前请求证据的期限、上诉期限、再审申请期限、离婚诉讼期限、信用证债权诉讼期限、与特定的物权有关的诉讼时效规定不适用。

民法中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情形

法律主观:

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情形有: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有()

法律主观:

一、不适用于诉讼时效的情形

第一百九十六条: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二、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其他障碍”,诉讼时效中止:

(一)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

(二)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三)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

(四)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形。

三、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区别

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中止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在时效期间届满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发生而产生阻碍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在于: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综上所述,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几种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除此之外,我们要区别除斥期间这个易混的概念。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法律主观:

一、哪些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讼时效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协议变更或限制。诉讼时效还有起诉权、胜诉权、债权。诉讼时效的基本理论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胜诉权(即丧失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但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不消灭,债务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二、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1、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包括合同,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之债,缔约过失之债等

2、不适用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绝对权,但其受侵害而产生的债权请求权,也受诉讼时效约束

3、国家财产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受到侵害时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4、具有强制性,不允许当事人约定排除或变更其适用

以下情形是诉讼时效的效力

1、权利人不丧失起诉权,(程序胜诉权),权利人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

2、法院在审理中不得主动援用诉讼时效期间经过的理由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3、法院查明诉讼时效确已经过的,应判决(而非裁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非驳回起诉)

4、虽已超过时效,但当事人自愿履行的,权利人仍可以接受---因为实体权利本身并未消灭,当事人履行后又反悔的,不予支持。

三、相关法律规定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以上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哪些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的相关内容,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讼时效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协议变更或限制。诉讼时效还有起诉权、胜诉权、债权。诉讼时效的基本理论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法律分析: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人身权请求权。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增加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其起算点可以延至未成年人成年之后开始计算,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权益的保护。

(二)支配性权利,比如物权和知识产权;

(三)抗辩权;

(四)形成权;

(五物权性权利,比如排除所造成或的妨碍、消除所形成或即将形成的危险、停止正在进行的侵害、不动产或者已经登记的动产返还请求权等都物权性权利都不适用诉讼时效。

(六)道德性义务的请求权也不适用诉讼时效,比如赡养、抚养、扶养等费用的要求。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 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三)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四)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

法律主观:

一、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情形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 诉讼时效 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二、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几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不当得利 诉讼时效是3年,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三、除斥期间跟诉讼时效的区别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2、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表现为胜诉权之丧失,权利本身并不消灭;除斥期间的法律效力表现为形成权的消灭。

3、价值取向不同:设置诉讼时效的价值在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加速财产的流转,消灭原有法律关系;设置除斥期间的价值在于消除当事人关系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维护交易安全,维护原有法律关系。

4、期间和计算不同:诉讼时效一般长于除斥期间,而且诉讼时效可能中止、中断甚至延长;而除斥期间固定不变。

5、适用的主动性不同:法官不能迳行适用诉讼时效,只在义务人主张时效利益时,法官才能适用;但是法官可以依职权主动适用除斥期间。

诉讼时效的成立要件:

诉讼时效要件是指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典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

法律分析: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有以下几点:

1、被侵权人向侵权人主张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请求权;

2、已经进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的请求权以及不动产物权的请求权;

3、对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请求权;

4、其他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六条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下列哪些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下列哪些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C.项中,孟某作为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徐某返还宝马轿车的权利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属于上述法律规定的第(2)项,A.项中,孟某请求邻居王某清理建筑垃圾排除妨碍的权利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属于上述法律规定中的第(1)项,B.项中 ...
法律
265热度

民法典规定土地所有权可以作为抵押物吗

《民法典》规定,土地所有权不可以作为抵押物。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个人只有享有土地使用权,没有权利将其抵押,但是对于土地上的建筑物,所有权人可以将其抵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五条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 ...
2023-12-12 15:35

刑事诉讼时效中断(刑事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 ...
法律
662热度

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限

保证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应当是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 ...
2023-12-14 16:35

物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吗(物权返还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吗)

,(二)排除妨害、停止侵害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物被他人以占有以外的其它非法方式妨害的,物权人可以行使这两种请求权,实践中,有的妨害是一次完成的,如非法占有他人通道,而有的妨害具有持续性,如持续排放污染物造成他人受损,民法典中物权请 ...
法律
239热度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吗)

返还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几年法律分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返还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是3年,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 ...
法律
48热度

债务人被关押的诉讼时效会中断吗

债务人被关押的诉讼时效不会中断,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一般有: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 ...
2024-01-03 15:29

法律没有规定不适用诉讼时效为什么有的人认为一些情形不适用

哪些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情形包括: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三、不动产物权人和登记动产物权人的返还原物请求权《民法典》第196条第2项规定,不动产物权人和登记动产物权人请求返还财产的, ...
债权
966热度

法律规定合同约定放弃诉权是否有效呢

法律规定合同约定放弃诉权无效。当事人处分诉讼权利应该以法律规定的范围为限,不能任意约定诉权。当事人约定放弃诉权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该合同条款是无效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七条 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 ...
2023-12-11 16:34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规定(行政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

法律分析:我国法律规定的行政诉讼起诉期限主要有以下几种: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3、复议机关收到申请书,超过两个月不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 ...
法律
806热度

请求支付抚养费的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吗

不适用。
2023-09-12 17:21

下列请求不适用诉讼时效

3、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情形包括: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以及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情形的和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3、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
民事
0热度

合同法违约赔偿金的规定是什么

合同法已失效,民法典合同编中违约赔偿金的规定是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出现违约行为时应当支付的违约金数额或者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不得过分高于或过分低于实际损失,否则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予以适当减少或增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 ...
2023-12-08 15:26

当事人提出撤销胁迫婚姻之诉的时效是否适用中止、中断或延长的规定?

期间为一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19条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规定的“一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延长规定。
2023-09-11 11:21

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债权请求权)

适用于诉讼时效情形法律分析:适用于诉讼时效情形如下:1、侵权行为所生之债的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事实和加害人之时开始计算,因为债务人到履行期限届满而不履行债务时才发生侵权事实,而且债权人依据债的内容应当知道这一侵 ...
法律
52热度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什么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此条款是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人民调解委员会处理民事纠纷时适用法律的原则性规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 ...
2023-12-05 15:49

诉讼时效20年的规定(诉讼时效20年的规定催要未起诉)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 “其他障碍”,诉讼时效中止:(一)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 ...
法律
374热度

电瓶车上牌新规定2024

电动车上牌新规定: (1)电动机必须具有脚踏能力; (2)最高设计速度不超过每小时25公里; (3)整车质量不超过55公斤; (4)电动机功率不超过400瓦; (5)电池标称电压不超过48伏; (6)还增加了防篡改、防火、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技术要求。 国家对机动车 ...
2023-12-12 15:03

欠工程款诉讼时效最新规定(诉讼时效过了如何补救)

工程主要部位即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保修责任,诉讼时效根据工程设计的不同结构形式而定:农村的砖木结构为不少于设计年限30年后3年,3、工程交付使用后,发包人主张承包人的工程保修责任,诉讼时效根据工程不同部位的最低保修年限而定:工程一般部 ...
法律
101热度

杭州电动车上路新规定2024

杭州电动车上路新规定: 1、按照道交法,非机动车应当在交通部门登记后,才可以上道路行驶,即需要办理上牌业务。 2、电动车上路行驶,需要符合新国标标准。时速不得超过25km,蓄电池电压不能超过48v,必须带有脚踏骑行功能,电机功率不能大于400W ...
2023-12-13 16:04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是什么意思)

【答案】:B、C、DA.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B.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C.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D.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E.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诉讼时效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 ...
法律
125热度

离婚后财产纠纷的诉讼时效(离婚后财产纠纷的诉讼时效法律规定)

离婚时漏分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发现或应当发现漏分财产之次日起计算,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有权请求再次分割夫妻 ...
法律
59热度

七种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七种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法律规定)

七种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有哪些不适用诉讼时效的7种情形具体是指,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行为,排除妨害、消除危险的,要求对方返还财产,要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因为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产生的民事纠纷等都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
法律
877热度

物权返还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吗(七种不适用诉讼时效范围)

返还原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也不适用除斥期间,但有一个特别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元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 ...
法律
818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