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比例和股权比例(股东比例和股权比例怎么算)
高通股东及股权比例
高通股东及股权比例如下:
1、英特尔:二个股东14.57%。
2、德州仪器:二个股东16.07%。
3、意法半导体:一个股东27.5%
。
4、高通:二个股东16.92%。
5、台积电:三个股东17.26%。
6、英伟达:三个股东22.08%。
7、光科技三个股东19.7%。高通是一家股权分散的公司,排名前十大股东均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从1.08%-6.84%不等。
企业公司!常见错误股权比例结构&方案
企业公司常见错误股权比例结构和方案
一、五种常见错误股权比例结构
1、独资100%:自然人独资公司,容易将公司的债务风险引到个人身上。
2、独大100%、1%:这种模式初创期可以的,在上升期和成熟期不适合。
3、均分50%、50%:容易陷入公司僵局。
4、博弈50%、25%、25%:两个小股东联合起来,容易使公司陷入僵局。
5、斗争45%、45%、10%:两个45%的股东都会去争取那个10%的股东。
二、合理的股权比例结构
1、绝对控股
比如:70%、30%;80%、20%;67%、33%;70%、20%、10%。
2、相对控股
比如:52%、34%、14%。
3、一票否决权
比如:34%、20%、15%、11%、10%、10%。
这个股权设计比较分散,对于34%的这个股东,他虽然不是强而有力的大股东,但至少在公司的重大事务需要2/3以上,通过时,他可以行使一票否决权。
投资比例股权比例
法律主观:
股东比例和股权比例是:股权出资是指投资人以其持有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作为出资,投资于境内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行为。股权比例可以不等于出资比例,股权不一定就是出资比例。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公司法股权比例规定
法律主观:
持股比例和出资比例要一致。 公司章程 可自由规定出资比例与股权比例不一致,出资比例与表决权比例不一致,出资比例与分红比例不同等个性化的条款,该类条款在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的情况下,属于股东之间的合意,未违反法律 法规 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 《 公司法 》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股权比例怎么算
对于公司的股权比例,在进行计算处理过程当中,我们是需要根据公式来进行计算,所以说对于股权的比例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它的计算方法有哪些?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股权比例怎么算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对于公司的股权比例,在进行计算处理过程当中,我们是需要根据公式来进行计算,所以说对于股权的比例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它的计算方法有哪些?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股权比例怎么算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一、股权比例怎么算
持股比例的计算公式:持股比例=出资额÷注册资本金
举例:某公司原有回注册金90万,现在某股东新答出资10万元,则该股东持股比例为10÷(90+10)=10%
持股比例是指出资额占注册资本金的比例,即:出资额/注册资本金。例如本来注册资本金为90万,出资10万,那持股比例就是10/(90+10)也就是占比10%。股东或者章程另有约定的除外。年底的分红也按这个比例进行。
二、公司向内部职工募集的股份,只限于以下人员购买和持有
(一)公司募集股份时,在公司工作并在劳动工资花名册上列名的正式职工;
(二)公司派往子公司、联营企业工作,劳动人事关系仍在本公司的外派人员;
(三)公司的董事、监事;
(四)公司全资附属企业的在册职工;
(五)公司及其全资附属企业在册管理的离退休职工
三、法人财产权和股权的相互关系
(一)股权与法人财产权同时产生,它们都是投资产生的法律后果。
(二)从总体上说股权决定法人财产权,但也有特殊和例外。因为股东大会是企业法人的权利机构它做出的决议决定法人必需执行。而这些决议、决定正是投资人行使股权的集中体现。所以通常情况下,股权决定法人财产权。股权是法人财产权的内核,股权是法人财产权的灵魂。但在承担民事责任时法人却无需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认可。这是法人财产权不受股权辖制的一个例外。这也是法人制度的必然要求。
(三)股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说是对法人的控制权,取得了企业法人百分之百的股权,也就取得了对企业法人百分之百的控制权。股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企业法人最终就要受国家的控制;股权掌握在公民手中,企业法人最终就要受公民的控制;股权掌握在母公司手中,企业法人最终就要受母公司的控制。这是古今中外不争的社会现实。
(四)股权转让会导致法人财产的所有权整体转移,但却与法人财产权毫不相干。企业及其财产整体转让的形式就是企业股权的全部转让。全部股权的转让意味着股东大会成员的大换血,企业财产的易主。但股权全部转让不会影响企业注册资本的变化,不会影响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不会妨碍法人以其财产承担民事责任。所以法人财产权不会因为股权转让而发生改变。
股权与合伙组织财产权的相互关系与以上情况类似。
股权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所有权,但它是所有权的核心内容。享有股权的投资人是财产的所有者。股权不能离开法人财产权而单独存在,法人财产权也不能离开股权而单独存在。
股权根本不是什么债权、社员权,等等不着边际的权利。
人们之所以多年来不能正确认识股权与法人财产权,主要是人们没有看到它们产生的源头,没有研究二者内在联系。一些人对法人的习惯认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以上便是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股权比例怎么算问题的详细解答,对于我国的财产在进行处理过程当中,可以根据公司的股权相互关系来确定,同时他与我国财产一般情况下会有一定的联系。
三个股东最佳股权分配
三个股东分配股份最合理的方法是:根据个人的出资额与出资总额的比例来进行分配,具体情况下,对于三个股东的出资情况还应当写入公司章程,后期也可以根据股权的占比情况来确定收益分成。
三个股东分配股份最合理的方法是:个人出资额所占比例=个人出资额÷三人出资总额×100%。股权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财产权益的一种综合性权利。即股权是股东基于其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股权是股东在初创公司中的投资份额,即股权比例,股权比例的大小,直接影响股东对公司的话语权和控制权,也是股东分红比例的依据。股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股权,泛指股东得以向公司主张的各种权利;
2、狭义的股权,则仅指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
股东和股权什么区别
股份代表对公司的部分拥有权,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未完全兑付的股权。
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层含义:
1、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构成成分;
2、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
3、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
股权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财产权益的一种综合性权利。即股权是股东基于其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
股权是股东在初创公司中的投资份额,即股权比例,股权比例的大小,直接影响股东对公司的话语权和控制权,也是股东分红比例的依据。
在《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权利多用股权,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多用股份。
股权通常指因出资而享有的股东权利,也指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出资比例;而股份则仅存在于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可以计量的股票数。
拓展资料:
股权主要分类一般来说,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享有的权利,主要有以下两种:
1、自益权
即股东基于自己的出资而享受利益的权利。如获得股息红利的权利,公司解散时分配财产的权利以及不同意其他股东转让出资额时的优先受让权。这是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使的权利。
2、共益权
即股东基于自己的出资而享有的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如表决权、监察权、请求召开股东会的权利、查阅会计表册权等等。这是股东为了公司利益,同时兼为自己利益行使的权利。
具体来说,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享有下列内容的权利:
1、参与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
2、参加股东会议并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3、选举和被选举为董事、监事;
4、查阅股东会议记录和公司财务会计报告;
5、依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转让出资;
6、优先购买其他股东转让的出资;
7、优先认购公司新增资本;
8、监督公司生产经营活动;
9、按照出资比例分配红利;
10、 依法分配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后的剩余资产;
11、 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股份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