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撞死人会判死刑吗(醉酒驾驶撞人致伤怎么处罚)
酒驾撞死人会判死刑吗
法律主观:
行为人酒驾撞死人的不会判死刑,酒驾撞死人涉嫌交通肇事罪,其最高刑罚是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酒驾撞死人会判死刑吗
法律分析:酒驾撞死人一般不会判处死刑。酒驾撞死人判刑有以下三种情况:1、酒驾后致人死亡未逃逸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酒驾致人死亡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到七年有期徒刑;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酒驾本身构成危险驾驶罪,而酒驾致人死亡则构成交通肇事罪,后者处罚较重,故应按照交通肇事罪判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4.1 酒精含量阈值
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后或者醉酒后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阈值见表1。
表1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阈值
驾驶行为类别阈值
驾驶行为类别阈值(mg/100mL)
饮酒后驾车≥20,0
醉酒后驾车≥80
酒驾撞死人为什么不判死刑
法律主观:
酒驾撞死人一般需要判刑。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酒驾撞死两个人判多少年
酒驾撞死两个人判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酒驾致人死亡的行为属于“危险驾驶罪”,其刑事责任是下:
1、极刑:如果酒驾致人死亡的行为情节特别严重,将被判处死刑。
2、无期徒刑:如果酒驾致人死亡的行为情节特别恶劣,将被判处无期徒刑。
3、有期徒刑:如果酒驾致人死亡的行为情节较轻,将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酒驾是一种非常危险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危及自身安全,还会对他人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酒驾要承担的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刑事责任:酒驾属于违法行为,如果造成他人伤亡或者财产损失,驾驶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酒后驾驶属于危险驾驶行为,涉及到伤害或者死亡的,可能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2、民事责任:酒驾对他人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驾驶员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被损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驾驶员承担赔偿责任。
3、行政责任:酒驾属于交通违法行为,驾驶员需要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根据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酒驾属于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包括罚款、吊销驾驶证等措施。
4、社会影响:酒驾的行为不仅会对当事人造成影响,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被曝光的酒驾者可能会受到社会道德谴责、失去工作机会等不良后果。
为了避免酒驾,驾驶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1、饮酒有度:饮酒前应该明确自己的饮酒限度,并且不要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如果要开车,应该尽量控制饮酒量,以免影响驾驶安全。
2、安排代驾:如果要参加聚会或者喝酒,可以提前安排代驾,或者让非饮酒者开车,避免自己酒后驾车。
使用出租车或公共交通工具:如果没有安排代驾或者非饮酒者开车,可以选择使用出租车或公共交通工具回家,以免酒后驾车危及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自我约束:酒后容易失去理智和判断力,容易出现冲动行为。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我们应该自我约束,不要酒后驾车,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4、提高安全意识:酒驾是一种非常危险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应该加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酒后驾驶,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酒驾,驾驶员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控制饮酒量,安排代驾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并加强安全意识,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醉驾撞死人会判死刑吗?
这个难说,要看法院怎么判了:
1、酒醉驾驶撞死人在量刑时即使有赔偿也要被判实刑,而一般交通肇事在赔偿后可以判缓刑,这已经突出了对酒驾的从重处罚;
2、且酒醉驾驶撞死人是过失犯罪,饮酒到醉是故意的行为,但是饮酒不是撞死人的直接原因,驾驶中的过失行为才是撞死人的直接原因,为此酒醉驾驶撞死人只是过失犯罪,属于交通肇事罪。醉酒驾驶只是一个加重的情节;
3、但是这里存在法条竞合的问题,即酒醉驾驶撞死人构成犯罪,可能涉及2个罪名,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该2罪只能择一重罪判决,因交通肇事罪量刑比较中,就以交通肇事罪判决;
4、当然了,交通事故中,也有故意杀人的,这要看肇事者的主观因素,目的等。
汽车之家报价
醉驾撞死人会判处死刑吗
酒驾撞死人的不会判死刑,即使涉嫌交通肇事罪也只是判处有期徒刑。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怎样处理醉酒驾驶
1、未造成交通事故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饮酒驾驶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再次酒后驾驶机动车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4、驾驶运营机动车的。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二、醉驾的办案流程是什么?
交警查验事故现场,做驾驶员酒精测试,达到醉酒状态,交警做出拘留决定,报检察院公诉,法院做判决结果。具体流程有:
1、抽血。等待验血报告,大约四到五天时间。
2、通知拿验血报告。酒精含量大于80/mg的为醉驾,处罚结果:掉销驾证,五年禁考驾证,由交警移交检察法,提起公诉。
3、交警队告知户籍派出所,办理取保候审。
4、案件将会转交给检察院。等待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
5、检察院下达起诉书。
6、等待法院开庭宣判,十天到半个月。
7、法院下达传票,告知开庭时间和地点,由法院委托司法局做社会调查,同时到司法局报到。
8、司法局受权当地司法所做调查。
9、由司法所向司法局提交调查报告,再由法司局向法院提交建议,法院根据这些调查定刑。约要三到四天。
10、法院下达判决书。
11、携带判决书到交警队找办案民警,到派出所取消取保候审,再凭保证金票据,到市局退还保证金。
12、服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醉驾如果撞死人的话,会怎么判?
醉驾撞死人,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故意去撞人,还会构成故意杀人罪。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一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刑就重多了,最高可处死刑。究竟构成何罪,还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一、多数情况下会构成交通肇事罪
醉驾,在不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就构成危险驾驶罪。如果醉驾再撞死人,就会构成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这两个罪名。在处罚时,根据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只按交通肇事罪一罪量刑处罚。交通肇事罪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会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特殊情况下会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醉驾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当即停车,终止危害行为,即便撞死了人,也按交通肇事罪论处。驾驶人对于醉驾行为持“故意”,但对危害行为的发生则会认定“过失”,处罚相对轻得多。如果醉驾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继续冲撞,造成更大伤亡的或者情节恶劣的,就会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驾驶人应当意识到继续驾驶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驾驶人仍然继续驾驶、冲撞的,放任危及公共安全行为发生,这在犯罪构成上会被认定为故意,构成的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三、相关案例:
1、河南永城“玛莎拉蒂撞宝马案”
谭明明与朋友聚餐饮酒后,驾驶玛莎拉蒂莱万特越野车在永城市区行驶,连续剐蹭停在路边的六辆汽车,在与一辆传祺轿车和一辆大众速腾轿车相剐碰后,谭明明的车辆过被迫停下。谭明明不顾被撞车车主和群众劝阻,强行驾车逃逸,在一交叉路口追尾到一辆等信号灯的宝马轿车上,致使宝马轿车起火燃烧,造成车内二人当场死亡,驾驶员受重伤。最后,谭明明以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此案的判决结果我们暂不讨论,这起案件就是典型的由“交通肇事罪”转化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发生剐蹭路边车辆后就停车,也就不会造成后边的严重后果,谭明明也就不会判决这么重了。
2、广西玉林“恶性汽车撞人拖行案”
吴惠忠醉酒后驾驶小轿车在玉林市区行驶,将一位行人撞倒后,又将一辆二轮摩托车撞倒,小轿车停了下来。摩托车卡在了小轿车保险杠前,摩托车驾驶员的脚又卡在摩托车上。周围群众看到这一情况,上前拍打轿车玻璃,并大声呼喊,提示驾驶人下车处理。吴惠忠稍微犹豫了一下,并未下车,而是重新启动轿车加速向前行驶。卡在保险杠前的摩托车和摩托车驾驶员被硬生生地拖行了900多米后才自行脱落。摩托车驾驶员被刮擦得血肉模糊体无全肤,送到医院抢救三天后死亡。此案最初也是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起诉的,法院审理后认为案件发生在晚上,路上行人较少,危害公共安全情节不严重,最后是按故意杀人罪判决的。虽罪名不同,吴惠忠最终还是没逃过一死,连死缓的机会都没有捞着。如果他在发生事故之初就停车,不驾车逃逸,估计连交通肇事罪都构不成,仅会因醉驾判几个月的拘役。因他一时的侥幸念头,最后酿成大祸。
写在最后:
醉酒开车,害人害己!不要等到酿下大错才知道后悔,到时一切都晚了!
玛莎拉蒂醉驾撞人巨额赔付遭拒,谭明明会被判死刑吗?
很多人都在关注河南永成玛莎拉蒂醉驾撞人事件,作为一起造成两死一伤的重大交通事故,这起案件最后的判决结果又会是怎么样的呢?近期,肇事司机谭某某提出向受害人家属赔偿457万元,但是遭到了遇害者家属的拒绝,他们的态度也是非常的明确“宁愿一分赔款都不要,都要谭某某判处死刑”。很多人感到奇怪,为什么一起交通事故会被判处死刑,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这不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而谭某某最后被判处死刑的可能性也很大,有以下几个原因。
谭某某的罪名、
谭某某被公诉的罪名并不是危险驾驶罪,而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事发当天,谭某某与朋友在烧烤店聚餐,期间喝下了自带的红酒、日式清酒,虽然叫了代驾,但是在酒精的作用下谭某某还没等代驾赶到便驾车驶离烧烤店,在开车的过程中,头昏眼花的谭某某与路旁的八辆车发成了刮擦,多名被撞车的车主与群众劝阻谭某某下车,但是在同车两名好友的怂恿之下,谭某某一脚油门冲出了人群,随后玛莎拉蒂的速度变极速增快,最终撞上了正在等红灯的宝马车。巨大的冲击力将宝马车撞出了几十米远,并且由于燃油泄漏顿时火光冲天,宝马车后排的两名乘客当场死亡,而司机王某也奄奄一息。
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谭某某的行为也已经极大地危害了公共安全,这也是为什么她以这个罪名被起诉的原因,而该罪名最高可被判处死刑。谭某某没有获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
律师称,“获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是谭某某唯一的救命稻草”,显然,谭某某也没有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据被害人家属称,出事至今,他们一分赔偿款也没有拿到,肇事方也没有和他们联系过,更别说道歉了。而谭某某更是放出狠话“就算把钱都送到律师那里,也别想从她这里赔到一分钱”,这是让被害人家属感到非常气愤的一点。此案一审,5个小时的庭审中,谭某某几次下跪痛哭,向受害者的家属道歉,她说自己当时喝多了,加上自己不认识路,所以并不知道车子在往哪开。但她没有得到被害人家属的谅解,受害者家属依然希望法院能够对她判处死刑。
目前,家属院王某还在医院当中,而治疗费用也已经花费了400多万元,一想到自己儿子变成这样却没有受到道歉,王某母亲的泪水就止不住的往下掉。希望这起案件最后的结果能让所有人幸福,要让一些人直到,财富并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为什么酒驾不能就地执行死刑?
1、洒驾涉嫌犯罪,触及的罪名有三个:分别是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只是构成危险驾驶罪或交通肇事罪,根据罪刑法定的原则,那是不可能判死刑的。如果对被告人判处死刑,那就违背了罪刑法定的原则。而如果酒驾构成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其最高量刑是死刑。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驾,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一十五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