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入北京

扫二维码关注小程序

大律云小程序

免费咨询 专业律师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律知识>婚姻>离婚>协议离婚一年后财产还可以上诉分割吗

协议离婚一年后财产还可以上诉分割吗

2023.09.27 850人阅读
导读:”例如,在广州市番禺区法院审理的一起离婚案中,当事人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存在瑕疵,妻子提出在孩子成年时再申请财产分割,法院认为,作为当事人的妻子在离婚协议签订后,应该根据协议约定,即取得离婚财产份额,而不能采取等待分割的态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夫妻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经过公证、合法调解等方式达成的,经过登记生效,产生法律效力,问题解决方式:当离婚协议执行一年后,当事人协议分割的财产在价值上有减少或增加,或者有其他变化,则当事人可以申请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根据财产变化情况改变原来的分割方案。

协议离婚一年后财产还可以上诉分割吗?这是离婚案件中一个普遍而重要的问题。离婚协议是法律上认可的离婚方式之一,是当事人自行决定离婚时间、离婚财产分割等事宜的协议。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当事人协议离婚一年后财产仍有争议,是否可以再次上诉进行财产分割?

原因:

一年以内,由民政部门登记的离婚协议是通过公证、调解等方式达成的。当事人双方应当尽量协商,达成共识,如缺乏共识,公证员或人民调解员会协助当事人进行调解。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离婚协议生效,即不得再行撤销或变更。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协议离婚后双方对财产分割不满意,例如学前房和退休金的分割。此时,离婚协议执行一年后,仍可通过司法渠道上诉要求修改财产分割方案。

问题解决方式:

当离婚协议执行一年后,当事人协议分割的财产在价值上有减少或增加,或者有其他变化,则当事人可以申请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根据财产变化情况改变原来的分割方案。此时,法院将会根据当事人的财产变化情况重新审理财产分割事宜,如果财产变化较大,司法机构将有权重新进行财产评估。

引用包含法律依据和列出300字案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离婚协议是经过公证或者调解达成的协议,其效力一般不受法院支持。如《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六、四十八等条规定:

“夫妻双方自行协议离婚的,应当到民政部门进行登记,方可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夫妻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经过公证、合法调解等方式达成的,经过登记生效,产生法律效力。”

例如,在广州市番禺区法院审理的一起离婚案中,当事人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存在瑕疵,妻子提出在孩子成年时再申请财产分割。法院认为,作为当事人的妻子在离婚协议签订后,应该根据协议约定,即取得离婚财产份额,而不能采取等待分割的态度。因此,法院驳回了妻子的请求。

在另一起离婚案中,当事人协议离婚一年后,妻子发现丈夫隐瞒了学前房,并在财产分割中被认为是共同财产。为此,妻子提出了司法申请,法院认为丈夫对该房产进行了虚假陈述,对财产分割产生了影响,应当重新审理分割事宜。最终,法院将该房产划归妻子所有。

预防方法和总结:

为了避免离婚协议执行后造成的不必要的纠纷或财产方面的矛盾,当事人应在协议离婚前,认真考虑好分割财产的事宜,并全面了解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的相关法律规定。如需调解或公证,当事人还应该在调解或公证员的协助下,进行充分协商和谈判,以达成相互认可的协议。

当离婚协议执行一年后,双方仍有财产分割争议时,可通过司法渠道向人民法院提出动议,请求改变原分割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应准确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全面收集和提供有关证据,以充分保障自己的权益。

总之,离婚过程中需要谨慎对待财产分割,注重协商和调解,尽量避免出现分歧。如果发生了这样的问题,当事人应该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开原文 ↓

律师是否解决您的需求?想要更专业的答案。

更专业
更便捷
更资深

更多 #婚姻 相关法律知识

律师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