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残怎么个流程(评残标准1-10级明细)
办残疾证怎么办理流程
说起残疾证,许多人都会想到一大堆有关残疾证福利待遇的事项,如坐公交高铁都有专座、不收费、国家生活补贴等等。那么您们对残疾证的办理了解多少呢?具体的办理流程是怎样的呢?为了让大家快速全面地了解残疾证办理流程,我整理出以下内容:
一、办残疾证怎么办理流程
1.申请:第一次申办残疾人证的申请人(或法定监护人)和第一代残疾人证换领第二代残疾人证的申请人(或法定监护人),均需持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和二寸免冠照片六张向户口所在地县级残联提出办证申请,填写申请表、评定表一式三份,如实填写相关信息。
2.受理:县级残联接到办证申请人提交的相关手续后,由办证人员对申请人、照片、身份证、户口本进行核对,并将申请表中相关信息录入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对于填写虚假信息者不予受理。
3.残疾评定:第一次申办残疾人证的申请人和第一代残疾人证换领第二代残疾人证的申请人,县级残联对于残疾特征明显,依照残疾标准,易于认定残疾类别、等级者,可直接填写评定表,并在评定表中明确记录残疾特征和直观评价,但必须经过包括理事长在内的3人联合评定、签字;其他难以直接认定残疾类别、等级者,必须经县级残联指定的县级(含县级)以上医院或专门医疗机构评定,由县级残联指定的县级(含县级)以上医院或专门医疗机构填写评定表,要有明确的残疾评定结果。
4.初审、填发:县级残联根据申请人的相关材料和县级残联指定的县级(含县级)以上医院或专门医疗机构作出的残疾评定结果进行初审,并将评定表相关信息录入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
对于信息虚假或县级残联指定的县级(含县级)以上医院或专门医疗机构作出的残疾评定结果不符合残疾标准者,予以退回。
对于残疾特征明显,依照残疾标准易于认定残疾类别、等级,县级残联直接填写评定表者和县级残联指定的县级(含县级)以上医院或专门医疗机构作出的残疾评定结果符合残疾标准者,按照残疾评定结果填写打印残疾人证相关信息,连同申请表、评定表等材料一式三份报市级残联审核批准。
县级残联理事长要在残疾人证填发人处签字,在填发机关栏加盖填发机关公章。
5、农村籍和城镇无业人员申请评残,按“属地原则”,持村(居)委会介绍信到户口所在乡镇残联审核登记盖章后,由本人在法定监护人(无监护人可有亲友或村居委指定专人)陪同下,持本人身份证、户口薄、二寸近期彩色照片3张和病历或相关病情资料到县残联办理。
6、城镇职工申请评残,由所在单位工作人员带领,持单位介绍信、本人身份证、户口本、二寸近期彩照3张、有关病情资料、工资单、劳动合同、养老保险到县残联办理。
7、残疾比较明显,能明显达到标准的,残联可直接办理。残疾不明显的,须出具县级以上医院的相关病历证明。精神、智力残疾出具市精神鉴定中心证明。听力、言语、视力残疾出具村居及单位证明,致残时间、原因,并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
二、办理条件
1.双目矫正视力均小于0.3;
2.双耳平均听力阈值大于50分贝;
3.失语、发声障碍、严重口吃等言语障碍;
4.肢体活动严重功能障碍,包括以下疾病引起:脑中风后遗症、帕金森病、截肢、类风湿性关节炎、先天畸形、外伤等。
5.智力低下并伴有适应行为障碍者。
6.精神病患者经治疗一年不愈,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度者。
总而言之,残疾证虽有诸多福利,但也是有门槛的,只有经过鉴定、评定、复审后确认发放残疾证。
自己去评残怎么评
自己去评残怎么评
自己去评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了解评残标准和流程:在开始评残之前,需要了解当地的评残标准和流程,包括需要准备的材料、评残的程序和时间等。
准备相关材料:根据评残标准和流程,准备好相关材料,如身份证、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
前往评残机构:携带相关材料,前往当地的评残机构进行评残。
进行评残评估:在评残机构,专业医生会对申请人的残疾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病情、影响程度等。
等待结果:评估完成后,评残机构会根据评估结果出具残疾等级证明。
综上所述:自己去评残需要了解当地的评残标准和流程,准备好相关材料,前往评残机构进行评估,等待结果出具残疾等级证明。评残的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视力残疾:分为盲和低视力两类。包括一级盲和二级盲;一级低视力和二级低视力。
听力残疾:一级听力残疾是指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91dB HL以上,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二级听力残疾是指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言语残疾:一级言语残疾是指脑和/或发音器官的结构、功能极重度损伤,无任何言语功能或语音清晰度小于等于10%,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一级测试水平,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二级言语残疾是指脑和/或发音器官的结构、功能重度损伤,具有一定的发声及言语能力。
肢体残疾:包括截瘫、二肢缺失、一肢缺失等不同程度的肢体损伤。
智力残疾:包括智力发育水平低下,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精神残疾: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所导致的残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权利,禁止对残疾人实行歧视。残疾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益。
评残怎么评,需要哪些步骤
评残怎么评,需要哪些步骤如下:
评残必须在伤愈稳定后才能申请评残,评残后,一般30天内出结论,最长不得超过90天。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2、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3、诊断证明、检查检验报告等原件和复印件,完整有效的病历;
4、职工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5、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评残步骤:
1、申请,第一次申办残疾人证的申请人(或法定监护人)和第一代残疾人证换领第二代残疾人证的申请人(或法定监护人),均需持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和二寸免冠照片六张向户口所在地县级残联提出办证申请。
2、受理,县级残联(业务员)接到办证申请人提交的相关手续后,由办证人员对申请人、照片、身份证、户口本块进行核对(通过数据库管理软件提取公安部居民身份证信息)。将申请表中相关信息录入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对于填写虚假信息者不予受理。
3、评定,县级残联对于残疾特征明显的申请人,依照残疾标准,易于认定残疾类别、等级者,可直接填写评定表,并在评定表中明确记录残疾特征和直观评价,但必须经过包括理事长在内的3人联合评定。
4、政审,县级残联理事长(初审员)根据申请人的相关材料和医院或专门医疗机构作出的残疾评定结果进行初审。对于信息虚假或经医疗机构作出的残疾评定结果不符合残疾标准者,予以退回。